沈东霖小声的说:“一会儿和郭书记吃饭的时候,可不能这么信口开河了,他为人方正严谨,不喜欢这个调调。”
姜小梨不耐烦地嘟嘴,“明白明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我懂的,你放心。”
听她这么说,沈东霖更不放心了。
郭振东比他大个几岁,也是京圈大院里长大的,根正苗红。
不同的是郭家从政,他们沈家从军。
郭振东被派到这个贫困县任县委书记,只是一个铺垫,在这里做出成绩后,会调到重要地区担任领导。
郭振东这个人从小不苟言笑,是院里的一股清流。
不像他小时候上树抓鸟,下河摸鱼的事都干过,偶尔还打个架。
姜小梨这种世故圆滑的聪明人,是郭振东不喜的那几类。
沈东霖简单说了一下郭振东的家事,姜小梨的表情逐渐认真。
“哦,是这样。行,我心里有数了。”
“那你记住,不能打着他县委书记的名号去搞事,也不能让他替你拉关系。”
这是郭振东的禁忌。
姜小梨嗔他一眼,“在你眼里我就这么没品吗?既然我知道你家和他家关系匪浅,我肯定不会做丢你面子的事儿。我还没无耻到这种地步。”
她之前确实想这么干来着,可是最近发生的事改变了她的想法。
沈东霖这么包容她,她也得有点良心不是。
姜小梨并没有发觉,自从跟沈东霖在一起之后,她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很多。
中午吃饭的时候沈东霖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姜小梨真的如她所说并没有搞这些乌七八糟的事,而是认真的和郭书记讨论起东阳县药材的发展前景。
姜小梨在药材行业干了几个月,本来脑子就灵光,又认真研究过,说起来头头是道,郭振东在一旁频频点头。
“之前在姜沟村我就有这样的打算,我们县委班子请了农业大学的教授来东阳县实地勘察,已经规划了适宜的土地改种药材,等有了成效,会在县里大规模种植。”
姜小梨激动的攥了一下拳头,这个时候种植中药材绝对是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