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黄娟所说,这个姓汤的可以靠的住,那就让他加进来。
多一个人,抗风险的能力就多一分。
她现在虽然有点钱,可是谁都不能保证自己的生意不出纰漏。
创业容易,守业难,一个不注意可能就全赔进去了。
所以她也没打算把所有钱都投进来,得留一部分以备不时之需。
黄娟还在分析,姜小梨赶紧收回思绪听下去。
同时忍不住感叹,这真是个奇女子。
她这也算捡到宝了。
接下来就是谈判了。
黄娟那堪比计算机的大脑,一个个数据往外蹦,让上面那些人明白变卖药材是下下策。
再加上姜小梨的三寸不烂之舌,和高大奎的痞气,第一次谈判非常顺利。
结束后,商业局的领导特地和姜小梨吃了个饭。
“姜同志,你确定能一下子拿出二十万来吗?若是到月底钱不到账,药材市场的领导和政府这边是没办法给群众交代的。”
“我明白您的顾虑,我既然来了,肯定是抱着十足的诚意来的。再说,我也没胆量欺骗政府啊。”姜小梨像下定了某种决心,“这样吧,我可以先拿出两万块钱来把千老百姓的工钱给接了,剩下的五月底,最多六月初,一定会到位的。”
黄娟看她一眼。
那意思是,怎么又变六月初了。
姜小梨在心里啧了一声,把时间范围拉长一些,免得出什么意外。
领导沉吟片刻,“好,我们回去再商讨一下,尽快给你个结果。”
“好的,好的,各位领导辛苦了。”
姜小梨说着给高大奎使了个眼色,高大奎扶几个领导上车的时候,顺便往车里塞了一条烟和一盒西洋参。
事办到位,礼也得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