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自己是上过大学还读了研的人,但是对于古代这些文言文,叶知秋实在是不怎么感冒。
不过看到小云亮晶晶的眼睛,叶知秋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家里的两个小孩也到了该上学的年纪,而且自己虽说对古代这些文字不感兴趣,但是也得识字啊,总不能穿越千年,归来却成为了一个文盲吧?!
不过现在说这些还早,再怎么也得等到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之后,才会去考虑读书习字的问题。
见两小只都有自己的小伙伴,叶知秋就让他们俩留在村长家多玩一会:“小云小雨,我先去六叔爷家一趟,你们在这边再玩一会,等下来叫你们一起回去。”
村长家对面就是六叔爷家,六叔爷的父亲是当年十里八乡最有名的篾匠,好多人来拜师学艺。
包括原主的爷爷也是在这里学过的,只是他似乎没有学得很好,只能做些日常用具,而且与六叔爷家的关系也闹得很僵,已经很久不走动了。
目前还是六叔爷做得最好,算是深得真传。听说他做的好多竹编小物件在县城、府城都很受那些富贵人家的欢迎。
“六叔爷、六奶奶、永业叔、梅婶子,晚上好。”叶知秋一到他们家,就看到几人全部在院子里坐着吹风,六叔爷和叶永业手上各拿着一个小的竹编篮的半成品在编着。
“是小秋呀,怎么过来了?来,坐。”梅婶子赶紧起身。
“过来市给您家送点吃食,顺便找六叔爷想买两个搭更,这不我这也没这个手艺……”叶知秋做出一副无奈的样子,将手上提着的四个小竹筒的冰粉递给了梅婶子。
不过她也没说谎,在农村里,搭更、篮子这种简单的竹编器具,一般都是家里大人自己做,毕竟简单,又不需要多精致,够用就行。
至于为什么自家爷爷就是篾匠,却还是来找与自家关系不多亲近的叔爷,大家就都心知肚明了。
“搭更不值个钱,正好前几天做了几个,你等下搬两个回去就是。”这是六叔爷的声音。
六叔爷没抬头,依旧自顾自地编着手上的东西,他手指微动,手腕翻转,就动作飞快地将两根新的竹篾编了进去,叶知秋只觉得眼睛都追不上他的速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