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石秤,是由一个巨大的石制平台和一组不同重量的石块组成。平台由几块大石头拼接而成,中间有一个固定的支点,用于平衡。石块有不同的重量,这里准备的就有10斤、20斤、50斤、100斤等,用来调整重量。
石秤旁边站着一个老把式,按照老赵的介绍,这人可是附近方圆十里掌握重量最准的人,在众人回来之前,他已经将石秤校准好了。
从三亩地里收回来的红薯堆放在三个方向,众人都已经围了过来,时不时地看看那些堆成小山的红薯,然后再和周围的人继续窃窃私语,空气里充满了一种期待和紧张的气氛。
于合辛看了看温煦和叶知秋,见两人没有什么上前的意思,便主动走到秤边上,朝着众人拍了拍手,待大家都安静下来之后,这才宣布道:“好了,开始称重!”
在老把式的指导下,几个壮劳力将一百斤的石块放在了石秤上,然后赵叔带着三个人,一人提了一筐红薯放在了石秤的平台上,随后老把式开始调整石块的数量和位置。
“加一个五十斤的石块。”老把式说道,另一位村民迅速将一个五十斤的石块放在石秤的另一侧。石秤微微倾斜,他又加了一个二十斤的石块,石秤逐渐趋于平衡。
“再加一个二十斤的石块。”老把式继续说道,等加完这个石块,他又往筐里放了几个红薯上去,这下秤才终于完全平衡了。
等石秤平衡之后,他才朝着众人宣布道:“一百九十斤!”
他一宣布完,就有一个衙役将这个数字记在了纸上,老赵又带着人将称完的红薯放到了一边,重新放了四筐红薯上去。
就这样一收一放,在第一亩田的最后四筐称完不久,那衙役就很快算出了具体的数字:“于大人,有一千零二十斤!”
听到这话,于合辛还没有什么表示,围观的众人都忍不住惊呼道:“什么?真有这么多!”
“天啊!一亩种出了一千多斤的粮食!那我家十亩地岂不是……”
“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