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高头大马上的士兵,汉子连忙将孩子抱回屋内,出来后他默默拿起石磨旁的柴刀将邢香客护在身后。
“道长你先走。”
“你已经救了我一家一次,这次换我来。”
“不用,他们不是兵匪。”当邢香客看清领头那军官便拦住汉子道。
闻言汉子不解。
“将军,那些人在院中。”一个义军小卒说道。
领头那将军下马上前,注意力却未放在院中尸体上。
而是一脸惊喜的看向邢香客。
“道长,真的是你?”
来人正是百卫司前小旗官王玄真。
“刚才在院外我还不敢确定,只以为院中是一个跟道长面貌相像的道人……”
看得出此时王玄真的情绪很激动。
故人重逢,而且邢香客算是他心里为数不多的‘正常人’。
这会儿又在这里重逢,对他来说自然是惊喜。
“道长,我听说了,两年前您去了京城?”
邢香客微微颔首。
王玄真震惊道:“原来当日那道人真是您。”
邢香客笑而不语,随后他又转移话题道。
“你放着好好的百卫司小旗官不当,怎突然加入了义军?”
“世道混乱,天子昏庸,这样的朝廷如何值得我效忠……”
王玄真苦涩一笑随后便将自己这两年的经历一一道来。
那日他回京城交完公差之后,回到家中怎么都睡不着,日思夜想沈成尹当时对他说的话。
于是他就通过自身渠道在黑市上弄了本沈成尹说过的《杂阳记》。
起初他也是不为所动,只以为书中的太康天下不过是当时写书人的美好幻想。
可等看到最后,他发现写书人在结尾留下了一段极为隐晦的提示。
‘露水小亭阴雨时,楼台小酒宴人家。’
于是他就按照写书人说的,在阴雨刚过的亭檐挂露水时于亭内生起了一堆火。
透过那火光王玄真惊讶的发现这个世界居然还存在他平时所看不到的另一面。
虽然那副画面仅仅只是一闪而逝很短暂。
但王玄真却知道他绝不会看错。
所以后来他又尝试了许多次。
通过那一副副一闪而逝的画面重新认识了这个人不人鬼不鬼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