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错误

这些年,只怕老太太比任何人都自责难过。

毕竟忠敬伯府是她千挑万选选出来的。

结果亲手把阿娘推进了火坑里。

“那时候朝堂局势并没有如今这样稳定的,你外祖父辞朝离京,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虽然时隔二十年,你如今又年纪小,大概理解不了,但我与你这样说,你多少心里有数就是。”

高老夫人长叹一声,眉宇间满是愁绪:“那时候太子未立,昭王的呼声却一日高过一日,谁也不知道先帝是怎么想,那些人结党营私,拉昭王下水,先帝竟也不管,倒纵得他们,越发以为可以成事。

你外祖父是怕了,实在不愿意留在朝廷搅和到这些事儿里去。

咱们家与昭王府,历来交情都深。

且不说你大舅舅年少时候险些就做了昭王的伴读,便是你阿娘与昭王青梅竹马的情分,那时候盛京那样多的士族高门,谁家的小娘子不眼馋昭王妃的位置呢?可没人敢试,没人敢争,因为她们知道,没有用。

昭王早就心有所属了。

在他还小的时候,心就给了你阿娘。”

她说到此处,略顿了一瞬。

王曦月大抵明白了。

她又抿唇:“您是成王败寇。”

高老夫人眸中一痛,叹着说是啊:“一步错,步步错。昭王在你外祖父面前说,他没有那样的心思,他与官家是真正的兄友弟恭。

可是天家皇族,兄弟阋墙,谁又会挂在嘴上承认呢?”

她突然笑了声,满是自嘲。

王曦月又懂了。

外祖母是皇族后裔,哪怕是她未曾亲身经历过,年幼时也听过太多,所以才会对这些更忌讳。

她不信任昭王。

外祖父那时候,大抵也是不信的。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外祖父和外祖母本也是为了阿娘好。

“忠敬伯府,门楣虽有不济,可二十年前,也还勉强过得去的。况且那时候你祖父还在,他是个最正派不过的人,我本与你外祖父商量着,这样人家养出的孩子,长成后,大约也是君子。

且那些年你阿耶在河间府的名声口碑确实都不错。

所以你给先帝写了奏本后,就写了书信送去河间府。

你祖父倒也愿意,不怕得罪了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