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没影儿的事情,她纵然有心,孩子毕竟还未到,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谁也不晓得。
这个家里,变故生出太多了,她冷眼看了那么些,这点分寸还是有的。
“看阿嫂说的,什么隔阂误会的,咱们在这家里相处了几十年,阿嫂什么脾性,我是什么样的人,彼此还不熟悉吗?”
柳氏笑着反问,然后又说:“阿嫂有什么,直说就是了。”
“你侄女儿。”崔氏点了一句,“我瞧着自从元明来了家里,你对他很好。我知道你性子是冷的,不管是令虞,还是后来的阿月,你做长辈的,也没见得有多喜爱,我知你不是讨厌她们,是性子就那样,纵使有心疼宠,面上也不会显露太多,有十分的心,只有三分的样儿。”
柳氏有话想说,崔氏一摆手,又说道:“但对元明,我看你倒是十分的心,十二分的样儿。表现的太明显了,就显得你是有目的的。
而且我也早知道,你本来可以做得更好,就算有什么目的,也可以隐藏起来,不被我发现,不让老太太察觉。
你之所以这么干,是因为你想。
从那时候起,你就在打元明的主意了吧?为你侄女儿。”
崔氏算是把话彻底说透了。
柳氏笑了两声,指尖点着小案,很快端了在桌上的白瓷小盏,吃了口茶,旋即又拨着盏中浮动的茶叶,没再看崔氏,眼角的笑意其实是淡了些的:“阿嫂知我性子偏冷,怎么不问问我何故如此?”
“你做事,总有你的缘故,你要是想说,我这辈子都可以听,你不说,只能是你不想说,我便不会追问了。”
崔氏还噙着那样的笑:“你家的小侄女儿我没有见过,不知道她是什么样的脾气性情,可是看着你,她也不会是不好的孩子。
但……我过来,是为了令虞。”
柳氏一皱眉:“阿嫂不是不同意我想把七娘许配给元明,而是……阿嫂早有了中意的人,所以想劝我?”
“不是劝你。”崔氏先纠正了她,“咱们家的规矩你还不知道啊?老太太坐镇体明堂,元明的婚事上,谁也越不过她。
小姑过身太早,留下这么一双儿女,老太太心疼的什么似的。
其实咱们心里都知道,比起阿月,老太太更怜惜元明,他到底流落在外十年时间,我们做舅母的都心疼,何况老太太。
咱们有再多心思都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