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各取所需

很难想象,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会是他和熊文敬的大敌。

“如今炎王朝国力衰微,庐阳县不过是一座孤岛,贤弟为何要负隅顽抗?叶氏皇族尽失民心,为天下人所唾弃。贤弟为何不弃暗投明?陛下最是惜才,以贤弟的本事,将来封侯拜相,不在话下。”熊文敬说道。

“天下人是哪些人?”李木疑问道。

“自然是天下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熊文敬说道。

“为天下人所唾弃的意思是,为支持燕军的士族门阀所唾弃。天下人如今连吃口饱饭都成问题,哪有时间去唾弃这个唾弃那个?只有吃饱了没事干的人,才有心思琢磨唾弃谁。”李木说道。

李木的想法,与熊文敬高度契合。

不过熊文敬想到了刘琮的说法,所以李木也不能盖棺定论。

“炎王朝盘剥百姓,本是不争的事实。天下归燕已是大势所趋,以贤弟的眼光,不可能看不透。你我若是能达成和解,止息兵戈,也是岭南百姓之幸事。”熊文敬说道。

“渠县之屠?这算百姓的幸事?大炎盘剥百姓,尚且为百姓留下一条生路。你们不同,你们直接从物理上解决了老百姓的痛苦。所以,你们都是圣人。”李木说道。

渠县之屠,并非个例。

不说其他人,光是司马颖手中,就不知道沾了多少老百姓的鲜血。

“如若贤弟愿意投诚,东海王自然会罢兵离去。我可以保证,岭南道不会再有一个老百姓遭受牵连。”熊文敬说道。

天下乌鸦一般黑,冠冕堂皇的话,李木也不知道听过多少。

所有为天下百姓的话,都是给自己戴道德的高帽子罢了。

“那为何不罢兵再与我谈?”李木问道。

对方这种行为就好像是,拿一把刀架在你的脖子上,还笑着跟你说,我们是带着诚意来的,就想跟你交个朋友。

但如果你不同意的话,我就会一刀宰了你。

这不是耍流氓嘛。

“你我目前立场本就不同,战争也只是最后一种解决矛盾的方法。如若能和谈解决矛盾,则没必要再动兵戈。”熊文敬说道。

“条件呢?”李木问道。

“若是贤弟愿意投诚,我可向陛下为兄弟讨封,庐阳侯如何?再打下去,以贤弟手中的兵力,又能支撑多久呢?

贤弟就算再能打,等庐阳粮尽援绝,势必不能复支。届时贤弟手中没了本钱,可就没有再与我谈条件的资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