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牛车的老大爷艳羡地望着那排大棚,感慨地道:
“真不知道你们红旗大队走得什么狗屎运,竟然出了这么厉害一号人物,捣鼓出来什么大棚还有嫁接技术。别的村都闲得窝冬,扣着手指缝算计着今年这个年怎么过。你们村倒好,忙得热火朝天的,使劲儿往自个儿兜里搂钱,富得都要流油了。”
越说老大爷越心酸,眼巴巴地瞧着大棚砸吧嘴,好似这样就能距离大棚再近一点。
如今十里八乡谁不知道红旗大队出了个厉害的女知青,捣鼓出一项新技术,大冬天也能种出水灵灵的蔬菜水果。
有好事者想要进大棚瞧一瞧,但红旗大队的人跟防贼似的防着他们,半点儿都不让他们往跟前凑。
有些人看不过眼,就放出话来,说红旗大队完全是在瞎搞,拿着红旗大队社员的共同财产搞资本主义,是在挖社会主义的墙角。
更有甚者跑去公社赵主任跟前告状,要求红旗大队拆了动摇民心的大棚。惯会做和事佬的赵主任这次却难得地态度坚决,半点不为所动,不仅如此,还警告他们不得去给红旗大队添乱。
就在这种人心浮躁、众说纷纭的关口,红旗大队第一批大棚蔬菜成熟了!
一车接一车水灵灵脆生生的蔬菜被红旗大队的社员采摘后运到了镇、县、市的供销社和百货大楼,一时间“大棚蔬菜”这四个字轰动了整个南省。
眼见着一车接一车的蔬菜被运出去,一沓接一沓的钱被拿回来,其他大队不干了,眼红了,纷纷跑到赵主任跟前讨说法。
赵主任做事一贯圆滑,只用一句:
“那是人家红旗大队一个叫沈秋的女知青捣鼓出来的,你们要能说动人家,我是没什么意见的。”
就把皮球踢了出去。
如今十里八村的队长村主任什么的,见天地往红旗大队凑,就想第一时间截住出去考察优质种子的沈知青,好叫她教他们大棚技术。
沈秋对这些一无所知,听到老大爷的话,笑着道:
“放心吧,等大棚技术成熟了,只要哪个大队想盖大棚,都能盖的。红旗大队会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