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面对一脸矜持的张氏,他也只能哄道:“行了,娘,我知道了,那魏家二小子也认错了,他也跟我解释了,他家根本没有想要悔婚的意思,主要是他娘一个带着孩子不容易,最近又赶上科举,所以有些疏忽也是难免的。既然他已经道歉了,也觉得自己的态度有错,您就大人大量了,不要跟他们计较了。”
其实张氏的性格在现代人看来就是矫情,喜欢平日里被人捧着,哄着顺着,心里才会舒坦,但你要说他有多深沉的心思,那倒也没有。
所以被柳文孝言语上这么捧了几句,她之前对魏家迟迟不来提亲那点不满,也跟着烟消云散了。
饶是如此,她依旧还是板着脸道:“那既然魏昇明都跟你说了,那他有没有说,到底什么时候上咱家来提亲?聘礼给多少?”
“应该就是这一两天的事情吧。”柳文孝道,“我之前跟那小子接触不多,今天一看,是个中规中矩的人,倒也不是那背信弃义的。我听他的意思是,这两天就找人来咱家提亲,等科举结束,他中了秀才,有了功名再娶咱家二丫头过门。娘,您看,他一个读书人,连这种话都说出来了,自然是不会变了,您老这心就放在肚子里吧!”
沈氏一听脸上的喜悦藏都藏不住。
她一把将坐在身边的柳苹儿搂在了怀里,嘴里叨咕了一句:“我可怜的闺女啊,你也算是终于苦尽甘来了。”
毕竟事关自己的亲事,沈氏这个当娘的喜形于色,柳苹儿倒是不能表现得太过露骨。
就算心里面乐开了花,面上也只能低低的喊了一声娘,然后一脸羞涩的把脸埋到在沈氏的怀里。
这边三房沈氏母女听了这个消息,喜在心头,那边王氏见状却是心里一酸。
她也想挤出个笑容,可是却怎么都笑不出来。
不是她为人不善良,见不得别人好,只是实在是原本魏家这门亲事应该是她女儿的,若不是夫君去的早,那么现在得到消息要准备婚礼得人,应该是他的女儿才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