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西环境污染是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带来的结构型污染,在经济结构的战略选择上 ,不可避免地片面追求煤炭效益 ,忽视协调发展,最后日积月累,形成了严重的污染。

长期以来,这些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省环境保护局下发了多个文件,但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面对脱贫和市场化的压力 ,地方政府进行结构化转型的主动性并不足。

拼资源消耗、拼环境容量的经济政策大兴其道,甚至很多领导干部觉得无伤大雅。

连省长崔长河都是这种观点,观念上的阻碍可想而知。

最终,汉西宝贵的资源过度开采,甚至横遭破坏和浪费 ,加之地理条件的限制,污染越来越严重,在全国都有名。

去年全国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中,位于国家大气污染防控重点区的省城连续三年位列全国倒数二十位内,甚至有好几个月,排名全国158个重点城市倒数第一。

国家环保总局对汉西多次罚款,汉西省政府也对各地市多次罚款。

但最终的结果就是治标不治本,收上来一大堆罚款,但对环境改善毫无作用,已经成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不止如此,汉西各河流域生态破坏极其严重,大量尘霾顺着河谷迁移,使省内空气污染指数长期居高不下,雾霾严重。

而这其中,铁州是污染最严重的城市。

铁州是汉西著名的煤炭能源和铁矿基地,这里有数不清的大小煤矿和铁矿,不但储量可观,且开采较为容易,几乎村村挖煤、炼焦、铸铁。

最早的时候是土法炼焦,废弃物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