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是一种正向压力。
小学与初中前期的学习与考试,基本就是你存好了能对应拿出来就行,但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的逐步积累,“体系”的重要性就逐渐凸显。
听说曾有个初二学生考了年级六百多名,回到了自家小城,过年聚会上被亲戚吐槽当初的优等生怎么变成差生了,急得他不断解释新北一中就算考倒数也比本地学校前十强,然后把亲戚的孩子得罪了个遍,被群起而攻之。
但就是没啥用,明明装了足够多的东西,也确实记住了,结果数据就是没提升。
零班考得不如实验班,实验班考得不如普通班,普通班考个中下游……哪个都不好听。
李颜现在看啥题目都想搞个函数解一下,包括各种复杂的平面几何。
期末考考不好,影响的可是幸福快乐的寒假呀!
他的综合分析能力得到了爆炸式的增强。
知识这东西分存跟取,存进去不分类,取出来就很独立。
他只要能爬上一座山峰,系统就会给默认他能爬上所有难度一样的山,直接给他打好“李颜到此一游”的标记。
篮球从打个半场都轮好几波变成六人一个场打到吐,跑道上也只剩体育生在练习,最后一周的音乐、美术、体育课也都改为自习——原本体育是要保留的,让大家劳逸结合放松放松,但是恰好1月12日周一就要期末考,学生们自己要求周五的体育课改为自习。
其乐无穷也。
科目加点的意义就在这,李颜本人负责某个方向的奔跑,冲过终点了系统就帮你全面提升。
“虽然很震惊,但是发生在这个离谱的人身上,又觉得没什么太神奇的……”林恒总结道,“文艺汇演那会儿,杨老师都已经特地找过你了。”
403兄弟团的夜聊话题也从放松八卦逐渐变成难题思路讨论。
别说把初三知识学完了,就算是把高中知识该背的背了个七七八八,这块突破就是上不去。
他必须构成一套知识架构,让每一个存进脑子的知识点都拥有链接,能跟其他所有相关的、有影响的知识点联动,解决问题时不再只取决于记不记得住某个内容,而是直接动用整个知识体系来解答。
故而政史地生四科能力全部突破了50%这个坎,史地生都加了三分来到28,政治差一点,总分27。
1月11日的晚上,硬逼着自己用函数兜兜绕绕把一道平面几何难题解出来的李颜,终于卡在最后的时间点完成了目标:
思路突然就跟被强制扩散一样,许多之前还需要摸索尝试的题目一下就变得赤条条,开关在哪只一眼就清清楚楚。
自打他政史地生四科全数到达50%进度之后,积累提升的速度就变得异常缓慢。
成果喜人。
李颜是全宿舍最后一个结束学习的人,其他舍友全都认为到这时候了,学也没用。
毕竟第二天就是考试,压力还是有的,大家并没有找到什么好的夜谈话题,便默契地选择了养精蓄锐。
李颜本以为自己会很兴奋,却没想到,心里竟然如无风之地,平静得……甚至有点枯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