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欣越想越觉得自己身上的香水味太重,一紧张沁出来点汗,感觉就更糟了。
她甚至想开窗。
好在李颜看起来没有任何变化,他只是刚刚顺手从作为中间拿了司机提前准备好的咖啡喝了几口。
其他时候就这么安静地闭目养神。
其实是在思考。
思考该怎么跟董振昌聊。
这其实是一场谈判,内容并不复杂。
就之前的表现来看,董振昌自己的意愿是倾向于合作的,只是现在顶不住上京的压力。
想让他合作,就得拿出足够的理由、筹码,让董振昌相信这次做个叛逆者,好过说一句“无可奈何”。
只是,谈判这种东西,从来没有必胜一说。
这也是李颜厌烦人情往来、谈判交流的原因,一旦把胜负交给“主观意识”,他就算再厉害,也是被动的。
或许他的分析都是对的,逻辑是硬邦邦的,但人家就是不乐意,他也是半点办法都没有。
接下来需要应对很多谈判场景,李颜曾经想过依靠“心理学”技能的提升来处理。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
这是一门科学,不是玄学。
如果“心理学”提升到一定程度,他或许能拥有准确洞察别人心理的能力,然后就跟玩galgame一样,一点点调整方针一点点攻略。
但“认知突破”这个一级技能不这么认为,它给李颜的突破方向是——“引导”。
化被动为主动,不是根据对方的心理状态去改变策略,而是从一开始就牢牢把握对手的心理,引导他们的想法,直到达成目的。
就像一些神奇的魔术表演,乍一眼以为魔术师是按既定的、固化的流程要求观众参与,在各种随机步骤之后,却能精准猜中根本无迹可寻的结果。
其实靠的就是引导。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要求观众随机按住几张牌,然后大手一挥把没被按住的牌全部扔掉,看似按照既定的步骤完成了一次随机筛选。
其实如果观众没能按住他想要的牌,魔术师完全可以要求观众把按住的牌扔掉,收集没按住的卡牌。
通过不同的路线,都能达成他想要的结果。
而被引导的观众却因为信息差不自知,对魔术师的引导言听计从,只判断流程是否随机,追求的结果其实跟魔术师相同——魔术的成功。
魔术师当然希望魔术成功,但观众也希望能参与到其中去,获得一种惊喜的快感。
而对于从一开始就不希望你魔术能成功,满脑子想着怎么拆穿,拒不配合魔术师的任何指令的一类人,别说引导了,从一开始就不该跟他一块表演魔术。
谈判也是一个道理。
完全没有合作倾向的,李颜就算是倒贴利益,人家也只会怀疑他的目的。
这种情况如若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甩头便走。
咱们谁也不欠谁。
而有合作倾向的,如董振昌,他也希望能借李颜的平台进一步扩大卫德地图的影响力。
自然会有引导的空间。
“李总,到了。”高司机的话打断了李颜在脑海中预演的谈判。
李颜睁开眼,适应了一下现实,又喝了一口咖啡便下了车。
另一边的温欣感觉很疲倦。
衣服太紧了,这一路坐的不怎么舒服,想睡一觉吧脑子里全是乱七八糟的想法,清醒过来吧李颜又全程保持着闭目养神的状态。
她还以为这一小时车程,至少能跟老板聊上几句话。
直到他们上了飞机又下飞机,坐上董振昌安排好的车,进了卫德公司,一路走到董振昌办公室门口,李颜都没有给过一个她所期待的眼神。
李颜也不是没看过她,要真是一眼都不看,或者每次都直勾勾看她的脸,那温欣倒是开心了。
刻意避开也是一种刻意,只要是刻意,至少说明让李颜有想法。
所谓非礼勿视,若李总不认为小温身材好,好到令他懂了非分之想,何来非礼一说?
这本就是主观事,可不存在客观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