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如今大明九大边镇中,各大总兵所领的正兵营,副总兵所领的奇兵营,参将所领的援兵营等等,一般都是由战兵组成。
还是那句话,大明的兵制很乱,并无定规,所以具体到沈阳城而言,是以手下家丁为主,还是以朝廷招募的战兵为主,那就因人而异了,以贺世贤为例,他作战就是靠的手下一千家丁。
包括万历年间威震辽东的定远伯李成梁,号称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者的他,靠的就是手下豢养的九千家丁!而和他同一时期镇守蓟州的戚少保,则是靠的戚家军这支募兵,所以到底如何,完全属于因地制宜,并无定规的。
当然战兵不管怎么说是如今作战的主力,不能随意克扣,所以领取的粮米质量也算不错,少有掺杂泥沙的事情发生。
而像他们这样的卫所军,那就是最底层的存在了!姥姥不疼娘不爱!所以也是最受欺负的。每月领取的粮米那就更不用说了,自然是最差的。
换句话说,既然是弱势群体,谁都可以踩上一脚,所以在他们领取的粮米上做些手脚都已经形成定例了——弱者无人权。
所以现实就是这样的令人无奈!可现在他们听到了什么?居然有人说像他们这样的卫所军,也可以领到能入口的粮米?甚至还是很不错的粮米?都可能和营兵、家丁一样的?这可能吗?
而高耀晋见了他们这副完全不敢置信的模样,就是轻叹一声,懒得再说什么了……既然不相信,都被欺负成了思维定式,那说的再多也没用!
那就走一个吧!等到真正把不错的粮米,至少是能入口的粮米换回来了,用铁一般的事实来证明,他究竟能不能办到吧!
于是接下来,高耀晋就不再废话,而是直接以上官的身份,对那二个分发粮米的小旗下令,把已经发放的和尚未发放的粮米统统带上,他要去吏目厅换粮!
因为吏目厅是千户所下属机构中专门管这个的,平时负责粮米发放,文书收支等事宜。
看见高耀晋不仅只是嘴上说说,看样子还要动真格的!这二个小旗官就是傻眼了……我去,居然来真的?那他们该怎么办?上官发傻他们难道也要陪着一起去吗?最后再碰一鼻子灰灰溜溜的回来?
正在这二个小旗官左右为难的时候,忽然就听见军营方向一声冷哼:“迂腐!你去干什么?去自取其辱吗?”
“看来本官的担心是对的!这种浑话都说得出来,果然就是个屁事都不懂的书呆子!”
“啊,是李大人来了——”
而这二个小旗官看见来人之后,都是吓得连忙躬身行礼,看来这位平常都是相当横行霸道的。
而高耀晋听了却是眉头一皱,在他的一亩三分地上,居然还有人敢如此对他说话的?言语还殊为不敬?高耀晋就是诧异地朝来人看了过去……
然后他就看见对面走来一人,此人三十多岁,同样身穿一身总旗官衣,只是品级虽然和他一样,却有着独特的风姿!
此人一路走来都只是脚掌轻轻沾地的,那种姿态之轻敏,就像一只随时准备出击的猎豹!并且此人的一双眼睛也与众不同——像两个电灯泡似的都亮的吓人!甚至大白天的都往外烁烁放光!甚至目光有些强横!显然如此人物绝非凡俗的。
只是高耀晋见了此人后却是微微一愣……咦?他怎么还逗留不走?因为来人他认识,就是原来的那位实授总旗,换句话说高耀晋顶的就是他的位置。
并且以之前两人的关系,这位李鹰李总旗手握实权,而高耀晋这个闲职总旗没有丝毫权力,只能吃闲饭混混日子,所以都可以算是他的顶头上司。
当然现在就不一样了,轮到高耀晋当这个实授总旗,这位前总旗应该是调到其他地方去了,怎么还会出现在这里的?
而看见此时场面尴尬,两人眼光对冲!甚至很有一言不合就要掐起来的趋势,其中一个小旗官就连忙横在了两人中间,进行调解。然后他就轻声向高耀晋解释道:“启禀大人,李大人虽然说话冲了些,其实还是为了您好。”
“并且李大人为人虽然那啥‘强硬’了点,但是个有真本事的人!是真正靠军功坐上的这个位置!”
经过他一番解释之后,高耀晋才弄明白,原来这位李总旗还是位厉害人物!
他能当上这个总旗,既不是靠买官也不是靠荫官,也就是父辈余荫当上的官,而是靠的真刀真枪晋升上去的!是个很厉害的夜不收!
也就是明军中的侦察兵,日常需要侦察敌情,刺探情报,乃至抓舌头,所以都以军中好手充任。
甚至这位李鹰在夜不收中都是个响当当的角色!就像这一次沈阳危机,老奴派出了大批哨骑封锁沈阳内外通讯,明军同样派出了夜不收进行反击,然后因为他的声名,李鹰也应召加入其中。
只是明军派出去数百精干夜不收,组成三四十个小队,能活着回来的却连三分之一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