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应对老奴进攻之全新战术!

第二十三章 应对老奴进攻之全新战术!

天启元年3月12日,中午。

老奴在亲率6万大军到来之后,稍加休息后就开始安营扎寨,同时也是调兵布阵,好方便大战开始后可以直接攻击的。

并且只要稍具军事眼光的,就可以从老奴的排兵布阵中看出,老奴能够走到这一步绝非侥幸,而是确实手段高明,眼光独到!

就以现在来说,老奴并没有因为手中兵马众多,就把整个沈阳城团团围起来!或者是通常采用的围三阙一,搞一个心理战术。老奴而是来了一个独辟蹊径——围二阙二!

他放开沈阳城的东门和西门不管,单单只围困沈阳的南门和北门!单攻此二门!

而之所以这么做,正体现了老奴独到的军事眼光。

因为老奴非常清楚此战的对手还是很强的。

也就是沈阳城在明军的防御等级中虽然属于卫城,但因为它是辽中平原的北大门,还担负着拱卫辽东首府辽阳城的重任!

所以实际规模远超卫城,都达到了路城的规模!属于明国的超大型城池!

要知道明军在辽东设防的军堡等级中,按照大小一共是五等,也就是最小的百户一级防守的堡城、千户一级防守的所城、卫指挥使一级防守的卫城、参将或副总兵防守的路城、乃至总兵官防守的镇城。

而沈阳城因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等级是卫城,实际是路城的规模,所以老奴非常清楚这一点,没有等闲视之。让我们来具体看看沈阳的城防,沈阳城始建于大明洪武21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而在当时的辽东都指挥闵忠奉命督建的时候,就因为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已经比一般的城池加宽加固。

从建成之日起,就已经是一座城墙周长9里10步,高2丈5尺,拥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的大型城池了——而一般的城池只有两座城门,更小的只有一座城门而已。

随后又历经数百年的发展,经过历代扩建特别是嘉靖年间的扩建后,到了现在就扩建成了城墙周长11里有奇(全长超过五公里),城墙外阔四丈,深八尺……

并且护城河、角楼、角台、瓮城、马面、敌楼、等各种防御设施完备的超大型城池!

然后再配以七万明军守卫,所以高耀晋在军情会议上说这就是一只刺猬,那是一点都没错的,甚至如此规模在辽东25座卫所,九大卫城中都是名列第一的!

所以老奴在清楚的识到了这一点后,虽然是举全国之力而来,手握六万大军,却并没有冒冒失失的进行全面围城,分散兵力!

而是集中兵力攻你南门和北门!这样集中力量,进行更有力的重点打击!

甚至六万大军只攻你两座城门了,老奴从中还分了轻重缓急——那就是以少部分兵马进攻北门安定,而以主力进攻南门保安!一个佯攻,一个主攻!一辅一正!相得益彰。

而老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老奴作为军事大家,非常清楚在沈阳的四座城门中,北门和南门防御是最弱的,并且做进一步细分的话,又以南门最弱。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老奴早就对此做过研究,沈阳的北门安定,对应的是前明军卫城铁岭卫的方向,而南门保安对应的是明军辽东首府辽阳城的方向。

这二个城门对应的都是明军自己人,所以相应的防御设施相对就弱一点。其中又以南门最弱。

而沈阳的东门和西门就不一样了,例如东门对应的是他们后金的老巢赫图阿拉,西门对应的则是经常前来打草谷抢掠的蒙古骑兵,所以在这种形势下,东西二座城门的防御就要强一些。

正因为都把对手研究的很透彻了,所以老奴他才放着东西二门不打,而是专打你防御最弱的南北二门——老奴他也抓薄弱环节啊!

所以正因有着这样的精准眼光,老奴率军到达之后就完全以这种思想来排兵布阵的……

例如他以二万人马佯攻北门安定!以四万主力主攻南门保安!而他本人则是亲自坐镇南门督战!如此一来在此精心布局之下,相信可以一击得胜!一举拿下沈阳城!当然在原本的历史上,也确实被他一举得手了!偷袭成功!七万明军设防的沈阳城被他短短半天即告拿下!在老奴的赫赫战功上又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万幸的是,面对我汉人如此凶恶的大敌,因为有了高耀晋这个先知的存在,有了他这个活着的历史教科书存在,所以明军此次防御重点同样放在了南门和北门!敌变我变!我也调整了!

具体来说就是——以总兵贺世贤亲自领兵防御南门,总兵尤世功领兵防御北门——二大总兵亲自上阵,以此来针锋相对的!

并且因为准确猜到了后金军的主攻方向,为了更好的招待这些不请自来的恶客,给他们留下终生难忘的教训!

这次由高耀晋亲手研发,专门为后金军准备的秘密武器,也全都一长溜的摆在了南门的城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