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着这位往日所向无敌的军神、大金国的定海神针、胜利的代名词、辽东战场的不败神话、天命所归之人、等他做出下一步的决定了……
接下来到底是打还是不打呢?
而作为唯一决策者的老奴呢?此时的表情虽然依然镇定、从容、尽显主帅风范,其实他的内心正在激烈交锋呢……
因为仗打到现在已经很明显了,他也完全理解了明军为什么会出城作战的原因了——这是准备好好给他放一放血了呀!
所以这要是再继续打下去的话,损失之大将是无法想象的!甚至是空前绝后的……不夸张的说,再战死三四万勇士都不在话下!
但问题是整个大金国才多少勇士?更不要说是诞生勇士的总人口还小的可怜了!所以这要是再战死三四万勇士的话,接下来的日子还过不过了!包括四周窥伺的各种敌人,还靠什么还压制他们?
并且最关键的是,一战损失三四万勇士的话,以大金国那点可怜的人口基数,什么时候才能恢复过来呢?
要知道此时的后金总人口,还远不及后面那几年昌盛时期,此时后金的总人口一共只有七八十万而已!并且还不全是女真人——标准的女真人只有四十万不到!堪称少的可怜啊!
因为此时的后金国,草原上的林丹汗并未降服,所以连带很多蒙古部族还未并入大金,东面的高丽国同样没有臣服,没有作为他的后方基地的。
包括此时的后金军还没有开启入关扫荡之路,没有大肆掠来上百万汉人来充实人口的。
要知道到了后期后金军风光的时候,后金军曾经五次入塞!
而光是崇祯十五年那次,就攻克三府、十八州、六十七县、合计八十八城!而抢到了多少东西呢?掳掠壮男壮妇三十六万!牛羊三十二万头!而掳走如此多的百姓,就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力,把女真人从田地劳动中解放出来了。
所以此时的后金国,还远未到风光时刻,国内人口并不多……
也就是包括所有的女真人、再加上已经征服的少量蒙古人、再加上他搜罗来的一些半野人部族,再加上辽东失陷地区的十几万汉人,总人口也就是七八十万的样子!
而这就是所谓的大金国全部人口!以这个数字比较,光是我大明山东半岛上的一个登州府,差不多就有这些人口了!所以如此蛮夷也敢自称一个国家,简直是可笑!
并且这个数字还是总人口,真正能征战沙场的战士数字,最少还要减个零,也就是撑死了六七万人的样子。
所以如果真的一战下来,战死了三四万女真人,那绝对是老奴无法承受的!因为老奴很清楚,别看现在的大金国似乎顺风顺水,俨然关外一霸!可一旦战事不利,马上就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例如在大金国的北方草原地带,蒙古人的国主林丹汗控弦三十万,一直对他虎视眈眈!包括最近的几次战役,明里暗里都在配合明国对他进行牵制的!
甚至连他们女真人内部也并不是铁板一块的……
例如大金国立国的基础,女真扈伦四部中的叶赫部,拥有女真人口近十万,才刚刚被他出兵吞并不久,甚至在二年前的萨尔浒战役中,叶赫部还出兵五千相助明国攻打他呢!
所以这要是一旦兵力大损的话……大金国还能继续存在吗?
可问题是能就此撤退吗?好像也不行。如果不继续打下去,此次的出兵战略怎么完成?拿不下沈阳,不能抢到沈阳城囤积的巨量粮米,那么国内的大灾荒怎么办?那些等着粮食救命的女真人怎么办?
毕竟以大金国的人口构成,那些低贱的尼堪饿死也就算了,老奴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其他杂胡饿死,虽然可惜那也没办法。
可要是在这种百年难遇的大饥荒面前,连纯正的女真人都开始大批饿死,都动摇大金国的国本了,那怎么行呢?女真人本来就不多,难道以后就靠那些杂胡来统治整个大金国吗?
所以那是绝对不行的!绝不能空着手回去的!
可是眼下的情况又实在棘手……战又不能战,退又不能退!
所以说值此关键时刻,值此决定大金国运的关键时刻,到底该怎么办呢?接下去是继续战斗,和这些明军死磕到底!还是就此认输而走呢?承认这场空前绝后的大失败?ps林丹汗和老奴的仇怨由来已久,林丹汗出身黄金家族,血统高贵,是成吉思汗的第二十二世孙,蒙古当代可汗。所以很看不起出身低微的老奴的。
例如在万历四十七年两人一次书信来往中,林丹汗遣使后金,自称“统四十万众蒙古国主巴图鲁成吉思汗,问水滨三万人满洲国主”。
又有一次老奴派出使者去和林丹汗议和,结果发生一些误会,这个使者被林丹汗命人砍成两半送了回来,努尔哈赤闻讯后,同样怒斩蒙古来使,所以双方结怨已深。
至于老奴和叶赫部的矛盾同样由来已久,当年在老奴建州部崛起,一统女真各部时,爆发了著名的古勒山战役,而此战就是以叶赫部为首牵头的,以九部联军攻打老奴所在的建州女真部的。
只是此战中九部联军惜败,叶赫部首领布寨更是被当场杀死。当然女真人中互相打来打去是常有的事,既然战败了,叶赫部请求归还首领的尸体。
可是老奴是怎么做的呢?他将布寨的尸体一砍为二,将其一半归还给叶赫部!死无全尸!此举极大的侮辱了叶赫部!自此叶赫部同建州部之间的两部之仇,不共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