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个个升官!

所以这样的忠勇老将,国之栋梁,绝对是最值得尊敬的人!并且按照此次他立下的战功来说,老将军的封赏同样不会少。

虽然按照官职来说,他要位于川浙联军名义上的统帅,陈策和童仲揆二人之下,只是负责戚家军一部。

但是作为戚家军的主将,排名还在张名世之上的副总兵,更兼戚家军的精神领袖,又是身先士卒拼杀在第一线,他的功劳是无论如何不能被抹杀的!

所以到时候会连升三级不说,估计连封伯的可能性都不小,甚至这种可能性还要高过张名世。

不过在分润军功的时候,老将军虽然清楚这些,却是脸色淡然,并不放在心上。

因为他自家知道自家事,以他的身体状况又能再活几年呢?所以就算能封伯那又如何呢?这些名利都是身外之物。或者说老将军知道大限将近,整个人生都已经看开了,可是唯一让他念念不忘的,让他牵挂在心的,就只有辽东的边事了……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所以这是唯一让老将军牵挂的事了。

可是现在呢?老将军总算觉得尽了一点遗憾,总算尽到了身为武将的职责,为辽东百姓做了一点事情,为这个国家的完整做了一点事情,也只有这样,他才能放心的死去!放心的闭上眼睛啊!

甚至老将戚金都仿佛看到了……如果他死后在天有灵,见到了伯父戚少保的英灵后,少保大人问他:我把戚家军交给你,侄儿你做得怎么样呢?

到了那时他就可以响亮的回答——我没有辜负伯父您的期望!更没有坠了戚家军的威名!我用实际行动证明——

无论到了何时何地,戚家军都是一支打不垮、炸不烂的钢铁之师!威武之师!我以我血铸长城!

并且在这里必须要多说一句,原本的历史上老将军也正是这样做的,在浑河血战最危急的时刻,白杆兵已经被占据绝对优势的后金军消灭殆尽,连戚家军本身都开始阵脚不稳,覆灭只在弹指之间!

而值此危急时刻,老将军戚金却依然喊出了令人振聋发聩的口号:大丈夫死则死耳,报国就在今日!

所以明明有逃生的机会,却依然死战不退!乃至洒尽最后一腔热血!所以如此的忠勇报国,不愧为戚少保的后人!不愧为国之栋梁!民族之魂!

所以对于这样心中无私,一心为公的忠勇老将,在场众将都是十分敬重,包括在评到老将军军功的时候,都一致同意把老将军评为首功——此次不世大捷中,老将军当为首功!虽然老将军说什么都不要,可最后还是以此作为最终决定——毕竟在场的四位总兵官都一致同意了,他一个副总兵地位不够,反对也无效了。

对此高耀晋也看得十分感慨,虽然大家嘴上都没说,但是对于这样的忠勇老将,国之栋梁,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称的呀!而现在就是最好的肯定!

然后说完了戚家军之后,接下来就要说到白杆兵了,也就是白杆兵的主要领兵将领——四川永宁游击周敦吉。

要说周敦吉,和戚老将军比起来就差得太远了,甚至他都是属于私德有亏的主……和张名世一样,他这次之所以会派到辽东来,都是属于戴罪立功的类型。

因为周敦吉为人相当贪财,还是贪的不义之财!例如他原本是四川永宁参将,可是因为眼红土司家钱财,都干出了带兵洗劫土司家宅的恶劣事件!这才被降级使用,派来辽东戴罪立功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私德有亏,大局无碍!这次他在后金军面前的表现,证明他在民族气节方面,在大是大非方面,是能经受住考验的!是有民族气节的!

哪怕在原本的历史中,周敦吉率领白杆兵遭到优势后金军围困,都到了最后关头时,依然拒绝后金的招降!并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只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他用生命来证明了对大明王朝的忠诚,对我汉人江山的忠诚!

所以这一次,以白杆兵的逆天斩首数量,都高达整整五千级!他同样要最少连升三级,武勋散阶样样不缺!至于财货方面的犒赏,例如赏银赏布什么的,估计更是会丰厚到令他吃惊!

这也算是圆了他这个贪财之人,当年冒险打劫土司家,最后还未成功的遗憾了。而说完白杆兵后,再说说川浙联军名义上的两位统帅……援辽总兵官陈策和援剿总兵官童仲揆。

这二位老将虽然因为年纪太大(最大的一个都六十九岁了),没有亲自下场作战,并且就算是派他们来的兵部,也只是让他们走个形式,好让川浙联军名义上有人负责指挥而已。

不过就算这样,两人麾下的川浙联军取得了这样的大捷,这个指挥之功同样是少不了的,所以估计最少都能连升二级,并有武勋和散阶方面的晋升。

而这样一圈评定下来,除了在座的这近百员大将,整个沈阳城大大小小战将五六百员,那是人人有功,个个沾光的。

总之一句话,此次大捷立下的功劳太大太多,砍的首级太多,随便怎么分都没关系了!

所以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等到议功完毕后,大堂内的气氛那是到达了顶峰!欢声笑语都一直没有停过啊。

“呵呵,诸位大人商议妥当了么?如果都商议妥当了,本官就要以此来书写捷报,往袁经略和圣上那里呈送了!”

看见议功完毕,坐在高耀晋对面的许及第就是笑呵呵的道,当然他身为沈阳监军,就没必要和这些武将抢军功了。

因为他非常清楚,只要他顶着沈阳监军的这个名号,就算在此战中他连沈阳城门口都没迈出去一步的,可一个监视有方的功劳,是无论如何跑不掉的!

甚至以这样的大捷,分到他身上的功劳,让他升上二级,乃至连升三级都是大有可能的呀!

所以有鉴于此,他现在看看这些给他带来巨大利益的武将,哪怕他们依然还是咋咋呼呼,相当的粗鲁,都感觉很是顺眼啊。

甚至按照官场的惯例来说,他这个沈阳监军想要怎么写奏报,完全不必在意这些武人的意见的,监军有独自上奏之权,不过现在嘛……大家一起其乐融融不好吗?

而贺世贤听了他的询问后就是呵呵一笑,示意再等一下,就算这会现场众将几乎轮了个遍,可是他依然记得,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人没有议定军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