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异变又起之名臣到来!

好在没多久,里面就迎出来了一个戚家军的军官……并且来的还是一个熟人,正是戚老将军之子——百户戚元辅。

“哈哈,小高大人你怎么会来这里的?”

看见高耀晋居然会来这里,戚元辅很是高兴,因为两人年龄相近,志向又相投的关系,他和高耀晋虽然一共才见了几面,却很谈得来,并且因为都很钦佩对方,已经互相引为知己了。

而高耀晋看到了戚元辅后,看到这位戚家军的第三代领军人物,也感觉很是亲切,就是笑着道:“戚兄有所不知,我是上门来取经来了,毕竟寻遍天下,像戚家军这样的强军也是举世难寻的呀。”

“哎呀,高兄弟过誉了呀——不过高兄弟愿意来这里看看,愚兄是举双手欢迎的——”戚元辅就是连声欢笑道。

可正当两人谈笑相得,正想一起走进军营好好观摩一番的时候,远处却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接着高耀晋就看到,就在他刚刚过来的路上,有两个骑兵朝这边飞驰而来,并且等来到近前一看,高耀晋就更加惊讶了……这二人高耀晋还是认识的,分明就是看守总兵府的家丁。

看来这二个家丁是专门来找高耀晋的,见了他之后立即跳下马来,行了一个礼道:“小的见过大人,奉贺总镇口谕,请大人立即前去总兵府一趟!”

“哦?是总兵大人找我?”

高耀晋听了就是更加奇怪了……就现在的情形来说,沈阳城危险已经解除,民心安定,后金军更是被打的都跑没影了,那还有什么事情是这么急的呢?甚至都要专门找到这里来?

不过既然是这样急着召见,高耀晋也不敢怠慢,所以只能和戚元辅告辞之后,就在一干亲卫的护卫下,匆匆赶到了总兵府。

以高耀晋这张脸,总兵府门口值守的家丁早就认识他了,所以连贺世贤之前给他的特制腰牌都用不上,就能自由进出的。

不过正在他准备走进去的时候,却发现在大门一侧的拴马桩上,正有六七匹高头大马拴在那里,还是一副浑身冒汗,长途奔波而来的样子,显然总兵府来了什么重要人物。

此次的见面地点依然是在会客厅,等到高耀晋穿过一进宅子二进宅子,走过游廊,步入了会客厅之后,就看到贺世贤正穿了一身正式的武服,早已经等在那里。

只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以贺世贤的地位,他居然不是坐在上座,而是甘于作陪的。

而会客厅的上首位置,则坐着一个高耀晋从没见过的文官……此人年约50,穿着一身正四品的文官官服,并且看这种座次排序,显然地位还要高过贺世贤的。

沈阳城什么时候,居然来了这样一位大员的?高耀晋就很有些意外了,要知道在辽东这种边塞之地,也就是辽镇,武将多而文官少,至于高级文官则更少,所以常见的只是七品八品这样的低级文官,六品以上都少见。

就好比他那位老爹,以从三品的文官身份参与兵事,就已经是整个辽镇的第三号人物了,所以现在忽然冒出来一位正四品大员……

高耀晋就再次打量了一下对方,只见此人面目清癯,颌下一副美髯飘扬,并且这副美须髯还打理得丝毫不乱,根根挺直,显然这是一个注重自身仪表修养的人。

不过此时,这位高级文臣正心事重重的坐在那里,双眉紧锁,甚至那种忧心忡忡的程度,连高耀晋走进来都没注意到,显然是遇到了某种难题。

而更让高耀晋奇怪的是,如果说这位满面愁容,有什么理由,可就连在昨天的庆功宴上还是兴致高涨,喝酒喝到后来都高唱得胜歌的贺世贤,这会脸上都没什么笑模样,甚至脸色隐隐间都有些发黑的。

所以高耀晋就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看来又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了,并且还是很要命的事情。

“高家小子你来啦,来来,先见过张大人!”这时贺世贤看见高耀晋来了,这才勉强抬起了头,挤出个笑容道。

张大人?高耀晋听了正快速开动大脑,想着这是哪路神仙的时候,这时这一位才注意到他。

这位张大人抬头打量了他一下,就是勉强笑道:“你就是高耀晋?写出沈阳防守法的高耀晋?好好好,果然是少年英雄!

“本官张铨(发音同‘全’字),你可能不认识我,不过我和你的父亲以道兄可是老相识了(高邦佐字以道),我们不仅份属同乡,还是一地为官的同僚呢!”什么?原来他就是张铨?天启年间的著名文臣?辽东三好汉之一?高耀晋这才猛然惊觉!原来是这位大神!

接着他就是发自肺腑的生起了一股尊敬,连忙上前深施一礼道:“下官见过张大人——”

而高耀晋之所以如此恭敬,那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位张铨可了不得!不仅是天启年间的著名文臣,还是文臣中罕见的才学之士!有真材实干的!而不是多见的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的人物!

并且张铨尤其难得的是,擅长判断大局,对整个辽东形势乃至是后金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是这个时代真正的精英人物!

当然仅仅只限于此的话,那也只是属于有才,还称不上辽东三好汉的!而真正令高耀晋敬佩的是——张铨在面对民族危亡时表现出来的一身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