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难民上岛之生产大建设!

“并且这个位置还三面环海,只有一条外出路线,到时候立一道围墙,就可以把整个军事区域全部围起来,成为军事禁区,易于管理和防止窥探。”

“而民用区则主要为岛上渔民的生活区、集贸区(咸鱼干的生产、存储,交易等等),还另有一块逃难辽民生活的区域,二者预计总的占地规模在一百五十亩,呈现狭长的一条。”

“而这个位置可以放在岛的中部,大王山靠海边那一片地域,一来那里地方足够大,有足够的纵深,而且那一片海岸还没有礁石等障碍物,是个天然良港。”

“这样不管是以后咸鱼干产业做大,各种渔民打鱼船进出,晾晒鱼货,还是其他采购物资的船只进出,都会非常方便,是个天然的民用区选址。”

当然高耀晋有的话还没说,按照他的规划,到时候民用区不能全部建瓦房,而是要配上相当的一批窝棚。毕竟有比较才有幸福感,如果不分贡献大小,只要上岛阿猫阿狗全都能住瓦房,那也不合适。只有拉开分配等级,才能构建稳固的体系。

当然造窝棚的成本近乎可以忽略,这个可以到以后再说了。

“呵呵,你想的还挺周到的嘛!像是考虑了很久似的,那就照你说的办——”

杜光庭听了之后连连点头,觉得这个规划很不错,挑不出什么毛病,哪怕算不上百年大计,发展三十年没问题。

这样两人把选址定下之后,造房的事情就算正式定下来了。

接着杜光庭立即找到了那5个泥瓦匠,告诉了他们最新规划——也就是分别在小渔村和大王山临海二处,测量地基,开工建房。

并且有了高耀晋的兜底,杜光庭这次就不再是吹牛了,而是明确告知这五个泥瓦匠——二处都建大瓦房,而且都是50间起步,而且使用地皮不限,还要留下足够的空间,以供日后扩建。

“哇,官爷你们居然动真格的!真要建一百间大瓦房?”而这五个泥瓦匠听了之后,都被惊的直接愣掉了!

本来他们以为杜光庭之前所说的,是癞蛤蟆打哈欠吹大气呢!是吹牛不上税的惯常说法,可最后能落实一半的房子就已经很好了。

可是现在呢?居然是动真格的?说一百间就一百间?不打一点折扣?

要知道以现在的惨淡年景,他们在黄县闲的骨头都要生锈了,这才愿意上岛来看一看的,没想到却真的揽到一笔好活了呀!

而杜光庭此刻却颇有一番指点江山的气概,他根本不在意这些泥瓦匠震惊的模样,只是一挥大手,仿佛把整个大长山岛都抓在了手里一样,那种豪气……“你以为我们上岛是来玩过家家的么!我们是来干一番大事的!所以这点房子是最基本的!甚至以后继续扩建都有可能!所以你们交好运了!以后会有干不完的活!”

要说他这话还真没多少夸大,不说军营区设立之后,以后人数就不会少,乃至增加到千人和万人都有可能。

单单咸鱼干生意发展起来,日后来采购咸鱼干的商贩,打鱼的渔民,收拾鱼货的渔民家属,反正依托这条产业链的人数会非常多,几百上千人不在话下。

所以各建五十间大瓦房那是最基本的!以此初步形成一个集军事区、居住区,集贸区为一体的军事要塞。

并且就民用区来说,一出手就是五十间大瓦房,最少可以容纳五十户渔民,起步就很高端,这样才能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到时候可以牢牢吸引住那些上岛的渔民了……有了这么好的房子住,还怕对岸的那些女真人么?

(这是高耀晋的远景规划,现在还没向他透露口风,到时候他会推出一项利民政策,大瓦房造好后那些渔民不是白住的,要每月付房租,还没有产权。

但是等到这些渔民在岛上住满一定年份,例如五年后,这个房子就能算他们的,送给他们了)。

而有了这样的优惠政策,到时候这些渔民既能安居,住上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房子,又能乐业——打鱼还能赚到大笔银子,天上掉个大馅饼下来,到时候赶他们走都不愿意走了……

会自觉自愿的成为岛上的一份子,为大长山岛的繁荣昌盛出一份力。

而杜光庭描绘出这样的宏伟蓝图后,哪怕这五个泥瓦匠都被他指使的团团转,刚刚看完大王山那边,又被赶到了小渔村这里查看,可这五个泥瓦匠却依然是人人满面笑容,那种兴奋……

乖乖隆地咚,这回可来对了呀!以这个建房规模,不说今年的口粮有着落了!不用再愁饿肚子了!

甚至还能攒一大笔钱下来,到时候给家里的婆娘小子添几件衣服,乃至添上几件银首饰,夯实夯实家底都没问题了呀!所以这样的好活……

毕竟这些泥瓦匠可是非常清楚的,就现在这种惨淡年景,敢这样豪横出手,大规模造房的,不说小小一个黄县了,连整个登州府都没有!

可现在这样一座小小海上荒岛,却找到了发财的机会了呀!

于是这二处地方勘探完毕后,这些泥瓦匠已经吵着要杜光庭送他们回去了——好带上吃饭家伙来大干一场。

另外真要建这么多的房,光靠他们几个就不行了——就他们这五个人能打几颗钉!撅起屁股干到明年都完不成的呀!

所以这些泥瓦匠已经在盘算,回去后该找哪些关系亲近的同乡或者亲戚过来……当然必须是会泥瓦匠手艺的!大家一起过来赚大钱啊。

而这些小事高耀晋就不管了,既然交给了杜光庭,就全部由他负责,最多以后让阿福监督一下账目支出就好了……

他虽然愿意花钱,也不能让人当成冤大头,而是要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实处。

这样把这件头等大事确定下来后,高耀晋就带上了阿福和二名亲卫,又弄了二辆小推车,把这次去黄县采购的棉被放上去十几条,推着去慰问那些上岛的难民了……

现在高耀晋隐隐的身份,就是整个大长山岛的岛主,那些难民上了岛,就融为岛上的一份子,需要他这个‘岛主’关心、爱护一下的。

那些难民住的并不远,就挨着小渔村的边上,当然直接过去是看不到人的,只能看见一个个露出地面的洞口……都住在地窝子里呢。

那些地窝子是高耀晋替他们挖的,并且那个居住条件就不敢苟同了,都和老鼠洞差不多!

或者说唯一比老鼠洞强的是,洞顶上会多搭个梁,弄些树枝撑着,底下再铺一层麦草而已。

并且这些地窝子因为靠近海边,洞还不能挖得太深,否则睡到半夜身下一摸一把水。

另外当初高耀晋他们勘探的时候,还在大顶山上发现一个三四米深的山洞,冬暖夏凉的,所以也住了两户人家。

反正现在是为了活命,无所不用其极。

“官爷你来了,小的们给您磕头了!”听见地面上有动静,又发现是大恩人来了,这些难民纷纷从地窝子里钻了出来,一起跪下向高耀晋磕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