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辽东经略 熊廷弼的难题!
广宁右屯卫位于广宁南侧四十里,是广宁镇城下属的十大卫所中,如广宁中卫、广宁左卫、广宁右卫、广宁后卫、广宁前卫、广宁中、左屯卫等十大卫所中,最靠近前线的一处。
只是在右屯卫的最高军事机构,卫指挥使司的官署内,熊廷弼正在生着闷气。
就像历史上他经历过的那样,他这次出任辽东经略,朝廷虽然对他寄予了相当的希望,却又牵制于他,甚至还有掣肘。
应该说朝廷既然启用了熊廷弼,就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可要不怎么说是末世气象呢!朝廷却恰恰反其道而行之!
因为此时的天启小皇帝已经有了儿皇帝的迹象,大权旁落!阉党弄权!进而表现为发出的旨意用人不专。
就好像现在任命了熊廷弼,虽然让他重新当上了辽东经略,却又在他下面设了一个广宁巡抚。
并且还是一个手握辽东实际兵权的重要巡抚!坐镇广宁,掌控囤积在广宁镇城的,如今辽东地面上仅有的十五万明军。用以牵制他。
而熊廷弼这个堂堂辽东经略呢?带着朝廷旨意下来,还有御赐尚方宝剑在手,应该是无可置疑的辽东第一人!
实际情况却是能调动的兵马仅有区区五千人!连对方的二十分之一都没有!
甚至除此之外,就算是他此次上任后的核心治辽方略——三方布置策,朝廷也仅仅是勉强同意,并无什么支持力度。
而这可是他对于如今辽东危局,苦思冥想数月后才想出来的对策!还是唯一有点可能的对策!
所谓的三方布置策,具体来说就是以广宁镇城为第一方,集中十五万明军沿辽河西岸一带防御,坚守广宁这个最后的明军地盘。
第二方则是于天津、登莱设舟师,以袭扰女真人辽南四卫乃至沿海等一切薄弱地区为宗旨,从南面击其侧背,牵制其兵力。
第三方则是联合高丽,希望这个昔日的忠心小弟,能从女真人的身后弄出点动静,从其背后牵制其兵力。
要说也真是难为熊廷弼了,以如今辽东的形势之恶劣,敌强我弱之差距巨大,乃至借用一句话说——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昔日广袤的辽镇,大明经营了三百年的基业,京师北方最坚实的屏障,整整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五百万辽民的美丽家园……
如今在奴兵的节节胜利下,只剩下了最后的广宁偏安一隅,连十分之一的地盘都不知道有没有!
而一旦广宁有什么闪失,整个辽镇就将彻底沦陷!京师北方的屏障再也不复存在!
而到了那时就会变成什么局面呢?
大明的国都紫禁城、首善之地、真龙居所、朝廷核心所在地、将直接暴露在奴兵的兵锋面前!将会直面奴兵的铁蹄威胁!北宋年间的靖康之难将会重演!
而到了那时就真的变成天子守国门了!
所以他熊廷弼作为一个忠臣,明知事不可为,守住广宁的难度极大,也只能勉力为之。
而他作为三方布置策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的构思者和执行者,作为新上任的辽东经略,辽镇最高军政长官,按照朝廷的制度,需要驻节山海关,负责指挥协调这三方。
不过以熊廷弼一贯的性子,不是那种喜欢坐镇遥远的大后方,凭着看地图,凭想象,指挥前线军队的人。
所以他此次上任,依然和大半年前那次担任辽东经略一样,非常务实,直接来到前线最危险地带,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来获取第一手资料。
所以他这次才会没有驻节于远离前线三百里的大后方——山海关。
而是直接来到了广宁右屯卫,这个距离明金两军对峙的最前线只有区区五十里的地方。
以这个距离来说奴兵一旦有所动作,精骑最快都能于半个时辰内杀到,算是相当危险了。
可明知这一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熊廷弼很清楚这些,却依然无怨无悔。因为他非常清楚,现在的辽东再也输不起了!
如果放任奴兵壮大,他能让衣冠南渡的悲剧再次发生么?能让时隔千年之后,天下再遭受一遍异族入关,百姓被当成猪狗一样屠杀的悲剧么?
所以现在完全不是考虑个人安危的时候!
更不用说熊廷弼深知,他这次起复有多么侥幸……这是一次得来不易的机会!
之前朝廷把他从辽东经略的位置上拿下,对他的处理意见可是听勘回籍!用大白话说就是遣回老家等待调查处理。
这要不是辽事继续恶化,人人畏惧,乃至偌大的朝廷陷入无人可派!无人敢去的尴尬境地……会轮得到他这个待罪之身么?
例如在他之前,朝廷曾经询问过宣府巡抚解经邦,想派他出任这个职务。结果解经邦呢?这个堂堂两榜进士,高级文官被吓得当场吓瘫!拒绝接受任命的!甚至就算最后因为拒接圣旨,被落了个罢官免职,也不敢去当这个辽东经略!
可见此时世人对于辽东的恐惧,都到了谈虎色变的地步。
而此时小皇帝大权旁落,朝堂上主政的二大势力——东林党和阉党之间却只会互相指责,推诿责任,对辽东落得如此局面都想推到对方身上,却找不到合适人选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