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廷弼的三方布置策,主要来说就是依靠三个方面对抗后金攻势。
第一,依靠广宁十五万步骑,依靠广宁这个最后的铁三角之一,上百个军堡集群,来正面对抗奴兵攻势;
第二则是依靠天津、登莱舟师的力量,依靠水师的力量,发兵袭扰奴兵辽东沿海,击其侧背;
第三就是联络远在千里之外的朝鲜,争取让他从后方发力袭扰奴兵腹背,让老奴顾此失彼,前后不宁。
要说这个策略好不好呢?只能说是无奈之举!
甚至连熊廷弼自己都清楚,这个对策并不高明——例如倚重三方之一的朝鲜,就是如此!
本来就是小国寡民,一直依靠他们大明宗主国的力量压制后金的,所以现在想要依靠他,反过来镇压蒸蒸日上的后金国,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可问题是还能怎么办呢?他这个缝补匠已经想不出更好的办法!现在的大明已经国力江河日下!不再是之前的大明了!
因为帝国的辉煌已经不再!
万历中兴的辉煌已经不再!
万历三大征的辉煌已经不再!
南李北麻、雄震边关三十年的辉煌已经不再!
纵观如今的大明,外有强敌犯边!内有党争不断!甚至就连民间都是连年灾害!流民频出!乱世之象已经尽显无疑!
并且更要命的是,具体到辽东战场这一点来说,随着戚老虎、李成梁、杜松杜太师、刘綎刘大刀……诸多名将纷纷逝去,年青一代青黄不接!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没用的班军他能拉出几万人的,可是国之名将又到哪里去求呢?
他哪怕身为辽东经略,也变不出如此人才来!又如之奈何!
可是现在呢?既然天赐沈阳乳虎!既然高耀晋当初在沈阳之役中没有役没,并且很快爆发出如此光芒!如此争气!如此给力!
都创下了以少胜多!以寡敌众!创造了以区区四百新军就能斩杀六百强敌的不世奇迹!于万马齐喑之中一枝独秀!完美展现名将之资!
所以天赐此子,那之前无奈为之的三方布置策完全可以改一改了……
例如三方布置策改成四方布置策?让他大长山岛也作为一方?高耀晋已经显示出了这种潜力!
所以熊廷弼已经在考虑辽东之后的战略态势了,他要借此大捷的机会,不仅要大大的给高耀晋升官!还要借此提升大长山岛的地位!提到一个战略的高度!
例如在大长山岛上设立长山卫?开府建衙?正式在大长山岛上设立一个卫?一卫五所?让高耀晋全权掌控?
毕竟熊廷弼早就知道,大长山岛的战略位置太好了!
和如果要出兵,必须长途跋涉数千里、劳师伤财的天津、登莱水师相比,大长山岛就在敌占区边上!甚至直接顶在了奴兵的腰眼上!
所以只要发动打击,那效果是立竿见影啊!
而且高耀晋此时不过是个小小百户,就已经具有这样的战力!这要是再大力加以扶持的话……
其他不说,取代朝鲜成为其中一方,那是具有相当之可能的!
甚至未来发展得好的话,成为三方中最重要的一方,也尚未可知啊!
所以说熊廷弼不愧为明末一代少有的人才!后世公认的军事家!战略家!一等一的防守大师!可以给大明续命的奇人!
雏鹰初鸣,小荷才露尖尖角!他已经发现了高耀晋的重要性!
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中,他这第二次起复,人生起起落落,已经时运不济!虽有心杀敌,却无力回天!想想他的处境……麾下几乎都是窝囊废,还有广宁巡抚一旁掣肘,连十五万明军的兵权都不在他手里!朝堂上更全是猪队友!
可是对面呢?却都是精兵强将!国力更是蒸蒸日上!老奴更是少见的明主!军事谋略同样不属于他的!所以又叫他怎么办呢?
所以历史上随着半年后爆发的广宁之战,随着明军大败亏输!辽东最后一个重城广宁失陷!53岁的熊廷弼只能以人头落地,传首九边了事——广宁失陷的板子都打在他一个人的身上!
不过现在嘛……历史展开了新的画卷!未来广宁城的走向也开始变得不可预知起来……
而这时熊廷弼的报捷奏章同样已经送出去了!还是快马加鞭的那种!
于是随着辽东经略和广宁巡抚同时发出捷报,这二位辽东第一军事长官、第二军事长官的捷报同时向着京师进发,此次大捷带来的深远影响还在继续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