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论功行赏之期待感!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等到以后战事再起之际,是最好的臂助。

至于他本人名下的军功,那就更不用说了——就算分润出去这么多首级,属于他名下的还有整整370级!还是用不完!

甚至高耀晋计算过,以大明的军功制度来说,只要有了170级,那个军功就足够了,再多也是浪费。

所以此次大捷,高耀晋是不会忘了熊廷弼这位辽东经略的。

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又叫做凡是下属取得的一点微末成绩,都离不开上级的英明领导。

并且在这次的归服堡之战中,熊廷弼也确实出了大力的——要人给人,要物资给物资,无论是熟手匠户也好,打制战车急需的精铁也好,熊廷弼都尽可能的给予了支援!

所以如此情谊,不可不报!

尽管高耀晋也知道,熊廷弼这么做,也是从他自身的立场出发的。

但不管怎么说,都要比那个嘴炮无敌,一遇战事就成了软脚虾!只知道逃跑的逃跑巡抚要好很多!两人合作怎么都能算是双赢!

于是高耀晋又顺势大笔一挥——大大吹捧了一番熊廷弼的功劳!

……因为有了熊督师的英明领导,在这次大战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有鼎定之功!所以安在他名下的首级,都有整整200级的!

而这就非常重要了——相信正和王化贞斗得不可开交的熊廷弼得了这份好处,辽东经略的宝座应当稳固很多了吧?

乃至在广宁十五万明军中的话语权也加重了不少吧?毕竟谁都愿意跟着一位能干的大佬吧?

而这样加强了这位防守大师的话语权,相信之后的广宁大决战胜算才能更高!所谓投桃报李,私事国事两不误,不外如是。

甚至这六百首级如此大大切割一番之后,依然不影响他的军功。

以现行的大明军制来说,你说他古板也好,你说他不知变通也好,就是这么个规矩。

他不可能因为你立了一次泼天大功,就一步登天!从一个小兵一下子晋升为最高的总兵官的!得一步一步来!

而具体来说就是,普通军士如果擒斩后金兵首级一名颗,就能实授一级,并赏银赏布,上限是最多升到三级。

而像他这样领军四百到五百人的军官,部下斩获奴兵首级十名颗,着升实授一级,每加十名颗,加升一级。同样共升三级为止。

也就是说不管你砍了多少脑袋,最多就是升上三级,是有着上限的。并且其中一级还是署职的,只有二级实授。(署职是指的虚职,有点像后世的名誉教授。

就以熊廷弼来说,他第一次出任辽东经略,是以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出任的。

而这次则是以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出任的辽东经略,其中这个兵部尚书就是署职,属于加衔。右副都御史才是实职。

毕竟在朝堂上坐着的张鹤鸣才是正牌的兵部尚书,而熊廷弼这个只是挂名,等他辽东经略的位置上卸任后,就要拿掉的)

所以对高耀晋来说,这次连升三级,其中一级还是署职,名下有个一百级的斩获就足够了,多了也是浪费。

当然就算这样,那也不得了……

要知道之前熊廷弼为他讨得封赏还没下来,那个就能让他从一个正六品百户,一跃晋升为正五品千户,也就是他之前沈阳中卫的老大那一级。

至于署职则可以达到卫指挥佥事这一级。

可要是再加上这次的军功呢?又是连升三级?

所以高耀晋估计,他都能从正五品千户一跃晋升为正四品守备!

至于署职的话则能升到卫指挥同知,如果运作好一点的话,署职卫指挥使也不是不可能。就看熊廷弼到时候怎么运作了。

而一旦再次连升二级,当上了正四品守备,那就不一样了!不客气的说已经迈入了大明中高级武将的行列!那也是一方山头了!开府建衙都有了资格!

更不要说还是像他这样的年纪了!估计大明开国三百年来都前所未有的——年仅二十一岁的正四品守备?

这到时候再配以他强悍无比,其他人都学不来的养兵能力,一手钱袋子!一手枪杆子!可以非常顺利的拉出二千人的一支大军来!并且还是名正言顺的!

毕竟之前的他以一个区区百户之位,手下就养着四百新军,怎么看都有些不协调之感。

正常的百户官手下只有一百人么!甚至连那个都不满员!大部分是滥竽充数的班军!真正能打得只有几个家丁!

不过现在嘛……一个与众不同的守备官就要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