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广宁来人!

他看到的是其他地方完全看不到的蓬勃发展气象!再加上他宣旨途中已经摸过那位兵部官员的底,确认了此次军功一点无误的!没有半点水分!再加上之前的斩首二百级……

所以如此勇将,他就留下来拼一把吧!说不定这又是一个青年版的戚继光呢?

这样定下了魏良栋的事情之后,就开始大排筵宴。

倒是这支宣旨的队伍用了宴席后,就很快离开了——转向广宁镇城。

就像魏良栋说的那样,因为他叔叔在小皇帝面前说了好话——所以这次不仅给高耀晋大大的升官,包括连高耀晋的老爹高邦佐都沾了光——父以子贵么!

所以在这次圣旨中,也有高邦佐的好事——加一级虚衔,散阶晋升为大中大夫!是一个从三品高官能晋升散阶的巅峰!

而一个从三品大员晋升可非小事,哪怕是虚职也同样如此!所以他们还要专门去一趟广宁。

不过这个就用不到高耀晋操心了——以他老爹混了十几年官场的政治智慧,虽然偏于古板,不过给他升官相信还是能处理好的。

并且他老爹高邦佐在广宁的当官圈子里,也不再是孤立无援了——

在熊廷弼率领四大将军来过大长山岛后,双方进一步向外界展现某种信息之后,作为高耀晋的老爹,有着天然的印记,高邦佐已经也必须和熊廷弼走到了一起,一起对付东林党一派的王化贞了。

而有了这次皇上亲口加封的加衔,想必两人联手对付王化贞,将会更加轻松。

甚至高耀晋还知道,因为他这次耀眼的军功,实在是让被奴兵吓坏的朝廷喜出望外的,所以连带着原本历史上并没有什么成就的熊廷弼都沾了光……

原本的熊廷弼再临辽东,虽然贵为辽东经略,却被王化贞架空,手里无兵无权的只是个空头司令,自然不能成事!

可是现在却大不一样了——熊廷弼初到地方,转眼就有令人振奋的军功报上!这不是才干卓异还是什么!

所以就算这次圣旨中没有直接嘉勉于他,也得了一个精于辽事的评语,直接让他辽东经略的位置变得更加稳固!经略官署的威严也进一步压过巡抚衙门了!东风压过西风!防守大师压过逃跑巡抚!这是不是如今剩下的百万辽民之福呢?

所以说,高耀晋这次立下的军功,看似不大,实则深刻改变了辽东战场的形势……当然,热闹总是要过去的,很快等到宣旨队伍坐着船离开后,高耀晋就知道他也要离开了……

虽然现在的他在新设了长山卫后,手下地盘更大部下更多,肯定会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处理……毕竟是新鲜出炉的卫指挥使嘛。

而且高耀晋知道,等到石柱那边招收的上千土家族山民到达,他还会更加忙——毕竟那时候就能真正的展开大练兵了!

练出一支二到三千人的有数强军,而实际战力最起码等于二到三万明军!只有手握这样一支无敌精兵!王者之师,到时候才能真正影响到广宁之战的进程!

呵呵,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到时候就让他尝尝我长山营的厉害!

所以他作为一岛之主,不可轻动。

可令他无奈的是,还必须要离开了。

因为按照朝廷军制,他晋升为正四品守备,必须要进京谢恩,让皇帝见上一面,当面看看他这个人,所以再也拖延不得了。

其实按照大明军制来说,他晋升为正五品千户,就需要进京谢恩的。

不过上面考虑到他两次晋升实在相距太近,难道还两次进京谢恩么?所以干脆让他合2为1了,可随着这次晋升,就实在拖不下去了,必须进京一次了。

既然如此,高耀晋也只能挤出时间前往,好在随着大长山岛实力进一步壮大,辽东沿海匪患都清扫一空,进京的水路更是畅通!所以他大可以抄近道,走海路进京!

这比起传统的走陆路模式,动辄数月相比,他只要十来天即可,大大缩短花费时间啊。

并且真的说起来,高耀晋重生以来还没有进过京城,没有去过这个全天下的经济、政治中心!

所以这次进京的话其实也不错,另外还可以顺便办一些事情——例如去寻访一个他早就眼馋的人才,然后拉入麾下,最后还能见见小皇帝。

毕竟归根结底,在这个封建年代作为天下共主,小皇帝哪怕不称职,不懂事,依然是这个老大帝国的最高掌权者,是大明文武两大派系的最高老大!

所以这次进京,如果能取得他的好感,对他以后的发展,包括整个长山诸岛的发展,都是很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