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初遇刘宗周之和东林党正式接触
进京的官道上,高耀晋一行人在放马疾驰,因为赶时间,所以两天后,京城巍峨高大的城墙轮廓,已经能依稀可见了。
只是这一路前行,高耀晋却很有些感慨……不愧是进入了明末后期,已经有了亡国的迹象啊!
毕竟其他地方也就罢了,可现在都到了全大明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首善之地,天子居所……
虽然热闹繁华不缺,不时就有那种朱门高候的车马路过,连随车跟随的家奴身上穿的都是满身锦缎,那种豪门朱紫贵的气派……并且看他们出行的方向,很多还都是往香山的方向而去——如今已经入秋,香山上的枫叶火红灿烂,正是最美的赏花时候,所以此时不去秋游更待何时?
只是,这却丝毫不能改变如今大明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的现象!掩盖不了如今大明已经江河日下的气象!
因为一路上最多见的还是那种衣衫褴褛的老百姓!是一家一家的外出逃难!乃至连背在襁褓里的婴儿都有!那种络绎不绝的景象……
并且观察是否是难民也很好辨认……
只要看看他们没有光泽的脸,土黄色的脸和脚下泥土的颜色一般无二,那就是这种难民的共同标志。
甚至难民还不是来自一村一乡,而是范围很广!因为很多听口音都是从更远的外地逃难过来的——在如今的小冰河时期加苛捐杂税的双重威压下,这些原本就只能维持温饱的小老百姓实在活不下去了呀!
小冰河这种天灾先不去说它,现在人祸也来了!好比朝廷几十年没动过的赋税都加征了……就好像新增的辽饷,原本说的是暂累吾民一年,等到辽事平定就不再征收。
结果却从万历四十六年一直收到了现在!整整收了四年之久!并且看样子还远远没有停止的迹象。
这就让那些老百姓很是疑惑的……犹记得当初的万历三大征,因为要发动数万大军援朝抗倭,朝廷也曾为此加税,可随着取得胜利后还是很快取消的,也算言而有信。
可是现在呢?这是不准备停下来了么?可问题是老百姓的承受力是有限度的呀!
要知道本来轮到千年一遇的小冰河时期,田间收获已经严重不足!完全指望不上的!可现在朝廷赋税偏偏还要加重……
所以对很多百姓来说,在家乡已经活不下去,唯一的指望就是前来京城讨一条生路。
只可惜来到之后才知道,京城并不是他们的乐土!面对汹涌而来的难民朝廷根本无力赈灾,能发善心施粥的善人也少之又少,绝大多数难民只能化为进京路上的一堆枯骨。
“该死的狗达子!”黄鸭子见状忍不住骂了一句!以他简单的脑袋,理解不了这副景象的深层原因,不过平时多听了高耀晋的灌输,也知道因为老奴叛乱而加了辽饷的,所以老百姓生活更苦了。
而高耀晋听了也是同样一叹……这就是生产力低下的坏处了!
甚至他知道现在还算是好的!虽有危机,却还没到八年后那种奴兵更见势大,大明更加羸弱!乃至奴兵都已经拿下广宁!占领整个辽东!进而奴兵兵锋直接打到北京城下的那种亡国危机了!
那种承平三百年,和平三百年!结果现在鞑虏却直接杀到了自家首都的一幕,直接给全国军民敲了一记重重的警钟啊!
甚至细数历史,这种国家存续的生死危机,除了当年做出石灰吟的于谦遭遇过一回,我汉人都已经数百年未经历过了!可是现在呢?
甚至那次危机,围绕着入侵和反入侵,大明损失巨大!直接导致一代名将赵率教陨落!武经略满桂阵亡!又有袁崇焕被处决!至于百姓死伤更是无法计数!
己巳之变,导致原本就所剩不多的名将再次纷纷陨落,朝廷军力更见薄弱!
堂堂大明首都,一国枢纽,鞑虏却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区区女真一支孤军,还长途跋涉千里,深入敌区作战,却如入无人之境!可以随意纵横!随便他们杀人放火,烧杀抢掠,却无人敢于阻拦!因为敢于阻拦的都死了!
所以大明国力衰弱至此,经此一战,导致头上最后一张遮羞布被撕开!
所以高耀晋还知道,现在这些老百姓还能苟延残喘,还能挣扎入京求活。
可再过几年,到了奴兵入侵的时候,却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了——面对异族入侵,大概只能用天灵盖来抵挡女真人手中的刀枪了吧!
所以看着这一幕,高耀晋心中感慨万分,甚至他接下来还在路上,看到了一队从琉球远道而来的使臣队伍,作为如今大明所剩无几的附属国,他们是来一年一次的上贡的。
可是看着这样一副末世景象,这些使臣的脸色都是很奇怪的……
既然宗主国,昔日强盛不已的天朝上国都已经国力衰弱至此,自顾都不暇了,他们还有依附的必要么……年年上贡?岁岁来朝?
而看着这一幕,高耀晋脸上没有丝毫表露,只是在心中再次默念……
希望他的崛起还来得及!希望他的变革还来得及!希望他的微薄之力,能够守护这座江山!希望他来到这个时代,能够阻止己巳之变!希望大明的光辉不会由此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