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等到张凤翼急吼吼的赶到了文言阁,见到了几位阁老之后,这些东林大佬关起门来密谋了一阵,很快就是想出了主意…�6�8…
�6�8还是非常堂而皇之的主意,那就是派出监察御史,前往大长山岛考察,当然,名为监察,实则是去挑刺去。
并且就此事本身来说,毫无可指摘之处。
因为按照大明惯例,每年派出科道…�6�8…�6�8也就是都察院下属一百一十道监察御史,巡视地方,监察不法,那是朝廷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
并且一般来说,那些普通方是一年一次,而那些重点地方是半年一次(像如今的大长山岛就属于此列)。所以像长山卫这样的热点地区派出监察御史下去,完全合法,最多就是时间上稍稍提前一点而已。并且最关键的是——只要派出监察御史,这到时候是黑是白就,哼哼…�6�8…�6�8( ̄ヘ ̄)
因为不仅掌管监察御史的老大是他们东林党的人(还记得上次高耀晋入京代表东林党来和他谈判的孙鼎相吗?此人就是官拜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统领下属一百一十道监察御史)
而他们准备派出的监察御史更是和高耀晋大有渊源的(这个稍后再说)!
不得不说这个计谋非常毒辣,不过此事在例行上报的时候却是出了一点波折…�6�8…�6�8也就是如果去监察其他地方,可以不告知小皇帝。
可是现在去监察简在帝心,已经在小皇帝心里挂上号的长山卫,那还是需要禀告一下的。
可问题是小皇帝年纪小,好糊弄,天真的以为这只是每年两次的例行巡查而已,已经开始暗中参与国事的老狐狸魏忠贤却不好糊弄…�6�8…�6�8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猫腻——呵呵,早不去晚不去,偏偏这个时候去,这是看见高耀晋要成事了,准备前去打压一下吗?
既然看出来了,一方是他的盟友,一方却是他的死对头…�6�8…�6�8所以老狐狸魏忠贤该怎么做,那还用的说吗?
以大明祖制来说,太监不得干政,违者乱棍打死!可是以魏忠贤和小皇帝的关系之亲密,却是无所顾忌的。
只见他站在小皇帝的身后,就是故意咳嗽了几声,而以小皇帝朱由校和他的亲密程度,就知道他有话说了,于是小皇帝就笑着看向了魏忠贤道:“大伴,怎么你有话说吗?”
看见小皇帝询问。魏忠贤也就不再掩饰了…�6�8…�6�8反正他和东林党早已经是水火不容,也不需要掩饰。
所以魏忠贤就是直接了当的道:“张大人的提议自然是极好的,可问题是现在长山卫正是吃紧的关口,和奴兵交战还来不及,这时却忽然派监察御史下去,恐怕不太妥当吧,甚至这个监察御史的人选还是…�6�8…�6�8”
魏忠贤就是哼哼了一声,没有继续往下说,但是这个意思已经非常明显…�6�8…
�6�8因为就刚才禀报的,小皇帝还混混僵僵没察觉什么,他已经发现这个派出的监察御史人选大大的不妥…�6�8…�6�8因为此人是和高耀晋有过节的牛尽忠!
要知道牛尽忠和已经折损在高耀晋手里的原辽阳监军牛维耀,那是亲兄弟,亲哥俩,本来这两人在朝堂上相互扶持,官路顺畅,如今却生生被高耀晋扳下去一个,所以那能善罢甘休的吗?
当然,以魏大总管的如今日理万机,本来也记不住这种小事,只是因为牛尽忠这个姓氏很少,所以这才被他当场发现了。
“啊,以大明祖制,阉人不得干政。你这个老奴才如今能站在这里,已经是皇上开恩了,现在居然还敢干预国家大事,你是找死吗?”张凤翼暗藏的那点小心思被他说中了,恼羞成怒之下,举起手中的象牙笏板就向他脑袋上扔了过去。
看见他开动,站在下首不远处的孙鼎相,更加年轻力壮,那就更不含糊,直接挽起袖子就准备去教训魏忠贤了——
没错,在这个朝堂上,主弱臣强,以小皇帝才十七岁的年纪,他们还当他是小孩,需要的时候是个皇帝,不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放在一边。
再加上朝堂上到处都是他们东林党的人,也不会有人劝阻,所以他们完全可以毫不顾忌的出手教训这个皇帝的家奴。
这不,看见他们动作这么出格,都上演全武行了,一旁的内阁首辅和次辅(都是东林大佬),只是假意伸手劝了一下,那个力度之轻更多是敷衍,更多的只是乐见其成的看着…�6�8…�6�8
“皇上救命啊…�6�8…�6�8他们被老奴戳中要害,就要动手打人了呀!”魏忠贤虽然吓了一跳,却并不慌张,而是动作熟练的哧溜一下就躲到了小皇帝的宝座后面,寻求庇护。
自从他和东林党撕破脸之后,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好几回了…�6�8…�6�8所以如此反应都已经熟能生巧了。
“哎,诸位爱卿都是朝廷肱骨之臣,饱读圣贤之书,怎么能行如此行事呢?这成何体统啊!”
而小皇帝朱由校见了也很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6�8…�6�8一方面是他最亲信的奴才,都日夜陪伴的亲近似家人,似父亲了。
可另一方面又同样惹不起,都是朝廷重臣,还人多势众,所以这就让他非常为难。
好在魏忠贤出身市井混混,还是很机灵的,所以看见东林党众人准备群殴他,就直接躲在小皇帝的身后,其他地方哪也不去。
如此一来就算孙鼎相等人已经撕破脸了,可也并不敢真正上前动手打人的——无他,这万一误伤了龙体就不好了。虽然他们看不起小皇帝,可万一误伤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于是这样一番绊扯…�6�8…�6�8双方互骂了一阵,君子动口不动手之后,最后还是小皇帝一锤定音…�6�8…�6�8被他们吵的头疼之后,定下了一个折中的方案。那就是派两个人过去。
除了原定的监察御史之外,再另外派一个人过去…�6�8…�6�8还是派一个立场公正的人过去——而这个人选就是刘宗周。
毕竟刘宗周这个人,官职不高,都44岁了才刚刚做到正六品礼部主事,可是他在士林中的名气却不小,并且他的一个特点就是非常爱惜声誉。
所以如此一来,派他前往应该可以主持公正,不会做出有损清誉的事情。
并且这个人选双方还都可以满意——因为从高耀晋的角度来说,刘宗周是他老爹高邦佐的至交好友,想必不会做出昧着良心的事情。
而孙鼎相方面呢,也勉强可以满意…�6�8…�6�8虽然这个刘宗周和高邦佐私交很好,但不管怎么说刘宗周好歹也是他们东林堂的人,想必屁股不会完全歪到对方那一边的。
并且派刘宗周出行还有个好处…�6�8…�6�8就是此人文章诗词可以做的天花乱坠,大道理一套一套的,为人处事却是很差…�6�8…相当古板,不知变通�6�8。
所谓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属于非常好糊弄的一个老学究,所以这样的人下去也是可以的。于是就这样一番争吵之后,人选才最终定了下来。
以刘宗周为首,监察御史牛尽忠为辅,如此组成的二人检查小组,就风风火火的直奔大长山岛而去了。
并且对此那些东林大佬还报以很高的期待…�6�8…�6�8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高耀晋铺开那么大一摊子,要挑出一点刺还是很方便的。更不要说还是山高皇帝远的长山卫这种地方,如果换成是他们坐镇一方,身为一方土皇帝,吃拿卡要都是非常正常的,毕竟千里当官只为财嘛!难道是为了那些屁民?�6�8所以这到时候…�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