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意之所往。”
“……”
李牧这些话绝非信口胡诌。
在《真人随笔》上,有着很多关于“武道”二字的感悟,论证。
李牧,只是将其中较为平和,不偏不倚的那一部分,以一种较为好理解的方式说了出来。
一位十五级的武神。
甚至是半步十六的存在。
张真人的感悟,自是非同寻常。
纵使只是寥寥数语,却已是直指大道。
当然,所谓直指之大道。
那是张真人本身的道。
庞人,只可与之借鉴。
而不可盲从。
自在楚大起。
李牧便已明悟了一个道理。
“我自求我道。”
这才是一个武者最为重要的东西。
“自己的道,只能自己走,其他的一切,都只是借鉴,只能参照。”
李牧再度开口。
沉思中的叶南啸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旋即回过了些神来。
“李牧,你真的很适合这条道路。”
“你所言,与我大有裨益。”
“在之前,我本以为我已无望于武神。”
“数之极为九。”
“九为大数,数之尊。”
李牧微怔。
叶南啸虽未挑明。
李牧却隐约明白了其意思。
难道说……
在之前的天地,最多只能容纳九位武神?
也就是是,天牧野占据了最后一个武神的位置。
这,看似是虚无缥缈的。
但,到了叶南啸这个层次,应是能隐约感觉到那么一些。
其意,已然交感天地。
而李牧,同样早已感知到了些东西。
通过《胎息诀》,他得知,这世间有灵气。
法之道,可纳气入门。
以《易龙图序》得知,万物之规律,运转。
以《先天方圆图》,观天地本质。
以《指玄篇》,李牧知,
天地有气机。
更是有气运。
气运,是真实存在的。
踏入武神境界,或许便是需要那么一份不小的气运。
而这世界的气运是有限的。
极限是九位武神,这确实是有可能的。
但那只是之前。
现在的天地早已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