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他便是法之一道的最后辉煌。
对于这么一位人物。
李牧是怀着颇为崇敬的情绪的。
可惜,他并未留下任何功法传承。
不过,有此,也够了。
李牧翻开了册子的第一页。
有些复杂的字体,却显得格外工整。
“首阳貳拾壹,阴。”
“三载幽暗,天下九州,颗粒无收,食不果腹,灾民若蚁。”
“九州之地,只余其三。”
“天下,天下人之天下。”
“吾又岂可独善其身。”
“一许文士当如何?”
“如何左右这天下大势。”
“绸缪三两载,事已至此,还有何犹豫?”
“可吾之术,尚未完善,理应探索先贤之遗迹。”
……
“季夏壹拾伍,阴。”
“吾至仙台山,仍旧暗无天日。”
……
这本《伯温手札》似乎是类似日记的形式在记录着一些东西。
因为写的并不是很清晰,还是古文。
李牧一遍慢慢的翻看着,还需要思索。
第一篇,似乎是因为刘伯温下定了某种决心和。
那个时候,天下的局势似乎已经恶化到了眸中地步。
他想要做些什么。
翻看了数篇。
李牧发现,每一篇天气都是“阴”。
数次提到了黑暗,幽暗,无天日之类的词。
这令他隐约有了些猜想。
随着继续翻看。
期间又给黑祸撒了几把瓜子。
李牧逐渐了解到了些有用的信息。
那是那个时期,是元末。
黑暗,似乎于妖魔,鬼怪有关。
并且,那个时期,武道最高是十五级。
但十五级者,已是凤毛麟角。
法修在那个时代更是连传说都很少了。
那个时期,已没了法修。
法之道已然断绝。
刘伯温游走了许多地方。
似乎在寻找某些东西,在做着一些准备。
而在这个过程中。
他似乎有了些发现。
在手札中有了记录。
他推测,法之道,是在三国之后断绝的。
而原因,似乎是因为某人的过度使用。
竭泽而渔。
这令李牧不禁想到了诸葛亮。
七星之力散落人间,武将如云,谋士如雨。
那个时代的法修确实很多。
连神墓中都有着如此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