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是华夏人,但毕竟在华夏生活的时间比较长,叶圣天多多少少有点觉得理亏,面对钟炎的怒视,竟是讪然地把脸别了过去。
叶圣天自觉理亏的神情,倒是让李庸松了一口气,这至少证明叶圣天不是有意帮助的半岛和鬼岛。
“叶战神,不要介意我们的态度。虽说世俗世界是一个整体,但有些民族的劣根性与生俱来,永远都不可能成为托付后背的战友。
叶战神出自修行秘境,又曾跟着我爷爷走过那许多地方,想来应该比我们更清楚修行秘境如今的处境,也更清楚修行秘境对世俗世界的谋划。
华夏有句古话,叫做攘外必先安内,我们要确保在恶战来临之前,不会遇到来自于背后的芒刺。”
叶圣天默认了李庸的说法,没有立马正面回答李庸的提问,反而说了一句,“你应该也不是出自世俗世界,所以也不算是华夏人,理论上来说,你的立场应该与我一样才对。”
李庸苦笑道:“叶战神也说了,是理论上。我与叶战神还是有区别的,叶战神被我爷爷带走的时候已经八岁,已经到了记事的年纪。
而我自从有记忆开始,我就长在华夏。
直到二十岁的时候,我的认知当中自己都是纯正的土生土长的华夏人。
对于我的来历,爷爷一直在刻意地回避。甚至于,爷爷似乎希望这个问题能够瞒住我一生,他做的虽然不严密,但我能够感受到,他有很大一部分意愿,不希望我追索自己的身世来历。”
这也是李庸纠结的地方,自小到大的成长,爷爷确实在刻意回避让他寻找自己的根脚,一直都在潜移默化地给他灌输这样的观点。
但偏偏,李庸又能感受到爷爷的不坚定,仿佛老头儿自己内心都在疑惑,到底要不要隔断他寻根认祖的念头。
因此,在李庸冲破爷爷给自己灌输的观点之后,他逐渐寻找到一丝蛛丝马迹,却又能感觉到,仿佛爷爷一直早就做了一些布置,就是在等待李庸的寻找。
所以哪怕叶圣天觉得李庸和他一样,但李庸却并不这么认为。
很显然,李庸的身世应该比叶战神的还要敏感一些,不然,以爷爷的强大,还不至于做这么模棱两可的回应。
叶圣天在近二十年之内,应该是和东方婉怡以及孙太勤一样,确实不曾知道李太元的踪迹,所以对李庸的来历一无所知。
听到李庸的解释,叶圣天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好吧,我承认你说的在理。也承认,我确实影响了半岛和鬼岛修行者的修行速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影响了半岛或者鬼岛的修行格局。
但我首先申明啊,我并不是故意这样做的。
从我曾经以华夏人的身份出息地下拳赛,你们应该就能知道我在世俗世界的立场。”
李庸点点头,钟炎心里哪怕不情愿,也不得不承认,他认为叶圣天对华夏也是有归宿感的。
“你小子不用把头点的这么不情愿。”
叶圣天还是一惯小心眼地吐槽了一下钟炎的不情愿,说道:“不管怎么说,小怡她都是土生土长的华夏人,所以哪怕不看华夏所有人的面子,只因为小怡是华夏人,我都不可能主动做任何有损于华夏的事。
这件事确实是意外。”
说着,叶圣天缓缓说起了当年他引发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