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叶青阳后来一想,这不就是木讷少言型的人吗?如果你用口才去考他,他肯定不行啊。
要想让申时良发挥出正常水平,那就去考他熟悉的事情。
叶青阳这样一想,就问起了案子问题,一听到案子问题,申时良马上来了自信,讲的虽然还是不多,但是不再结巴了,而是思路清晰,分析的比较透彻。
由此申时良表现出了真实水平,事后再对申时良进行考察,叶青阳便定了主意,用申时良当经侦大队大队长。
只是叶青阳不知道的是,申时良与侯伟的关系比较好,但不是申时良去巴结侯伟的缘故,而是侯伟觉得申时良能力强,人不错,想拉拢他。
毕竟经侦大队权力不小,而高步全与高明亮关系很好,不买侯伟的账,侯伟太年轻了,又举止轻佻,高步全也看不上他。
出于这种原因,侯伟便借机拉拢申时良,申时良属于业务型人才,对政治不太敏感,但是又不像老牛那样如此天真,什么也不懂。
侯伟拉拢他,申时良心里也知道,但是也不与侯伟走的过于亲近,侯伟想让他做的一些事,如果不合规不合法,他不会没脑子地就去做,但也不会当面拒绝,而是虚于应付一下,不让侯伟觉察他故意不听侯伟的话。
由于他与侯伟这个关系的原因,申时良在局里的人脉关系还算可以,不是很好,但至少没有什么对立面,因此在叶青阳提名他担任经侦大队长时,除了高明亮外,其他班子成员并没有表示反对。
申时良论资历论能力也该当大队长了,另外那名副大队长与他相比,显然要差一些,何况那名副大队长考的很差,还没有申时良考的好。
但申时良再有资历能力,但他这次笔试面试只考了一个第二,不用第一名,而用第二名,别人知道了肯定认为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