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婧谣错开身子,露出身后的字画,旁边还立着两个小画板。
她指着其中一个画板道:“我觉得韩隽这里补色弄错了,卷轴后期我们还要再洗一遍再烘干装裱的,调色应该要比现在的色度淡一点。”
周婧谣又指向旁边的画板:“这是调的,我觉得应该这样才对。”
她说完看了韩隽一眼,示意对方有话就快点补充。
韩隽习惯性的又揉了揉鼻尖,这才开口:“你的色太浅了,等画干了以后几乎就看不见了,到时候还要再上一次,工序繁琐不说,可能还会破坏文物本身的色调。”
两人坚持自己跳的色才是正确的,谁也不肯退让。
争执不下,周婧谣道:“黎子姐是导师,还是听她怎么说吧!”
韩隽点了点头,也将目光看向傅黎。
两人斗嘴的这几分钟,傅黎也没有闲着。
她把画板取下来反复对光检查,又找来最初拓印的彩片比对。
傅黎摇头,有些失望道:“你们的想法是对的,但对于色彩的敏锐度还差了一点。”
她说着,放下画板,打开柜子,将放置在最上层的石料取出来。
傅黎根据彩片上的颜色开始挑选石头,还不忘教导:“你们都犯了一个错误,很多颜色是现代颜料调配不出来的。”
尤其是修复古字画,对色彩的要求更加刁钻。
如果只是用普通的颜料,即便颜色对了,还得考虑色彩的停留时间。
傅黎将几块石头丢进石臼中开始研磨。
期间,光是研磨工具就换了好几个。
五颜六色的石头在傅黎的捣鼓下逐渐变成了远山青黛的颜色,光是看着就觉得赏心悦目。
韩隽最先道:“这回颜色对了!”
他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周婧谣也跟着点头:“黎子姐,你真厉害,我怎么没想到要在里面加点红……”
他们两人调配的颜色看是和字画相似,但都差点意思,傅黎这才是一比一的还原。
傅黎把配方告诉他们,又开始检查字画有没有其他的问题。
她看了一圈:“完成度很高,挺好的,不过装裱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几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