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花生讲坛

任卷舒 宇丹 1954 字 1个月前

江南的书籍发行,谢二爷和梅鹤书院尹家各了一半,“兴宸书局”只负责提供书籍,并不参与后面在江南的运作。御宸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但是成本昂贵,起版耗时长,很多的书坊还是喜欢找人手抄。但是手抄也不快,而且容易有错字,也是势必会被淘汰的。关雎在鼓励宫承琅出《悦目》时,就交代了来鸿让工匠试用活字印刷术,如今关家的印书坊,技术已经很是娴熟,也只有这样才能应付最近这一波高频出版。只是关雎感觉窃用了毕升老先生的成果,很是内疚,所以关家的印书坊就给命名为“毕升印刷”。因为成本低廉,所以这些书的定价并不高,最贵的“攀丹桂”系列只要一两半一本,跟一般东西相比,算是奢侈品,但跟原来的书价相比,低廉得让人难以置信。江南的书,兴宸书局只要了书上定价的一半,以至于尹山长亲自过问,这看着就是亏本大甩卖啊。而后得知详情,激动地武佑帝上书,称这种印刷是“利在千秋的大功”。

“兴宸书局”也秉承“流光墟”的休闲作风,在一楼靠街的角落里,沿街墙面采用落地玻璃,用半圆形书架围出独立的一个小空间的,卖些茶水点心,摆着几张桌子,还有舒适的椅子。这个歇脚的角落,取名为“林下”。兴宸书局优先雇佣穷困书生为店员,待遇优厚,一是让穷书生们不至于因家贫而放弃学业,二是提高店员的素质,能更好地引导顾客消费。员工采用三班轮流制,并不会占用他们太多的读书时间。既能贴补家用,又可免费看书,有些不拘泥于读书人清高的学生很高兴的做起了这份兼职。在这儿做工还有一个好处,兴宸书局会定期请一些名家大儒开主讲文会,不是随便人就能拿到入场帖子的,但书局的伙计却可以旁听。这个对于真正的读书人而言,吸引力远大于金钱。

兴宸书局二楼,除了有个小厅准备摆放精品书籍,还有几处可用于聚会的场所,小厅“集思斋”,可容纳二三十人左右,大厅“争鸣堂”,可纳五六十人。三楼是阅览室“三余轩”,只需每季度缴纳小额费用,就可在里面随意读书,也是一个利民的措施。

三月初三,在兴宸书局二楼的“集思斋”,由谢三爷举办了第一次“花生大讲堂”,特邀了衍圣公主讲中庸。

关刀作为这大讲堂的命名人,特意给他师傅孔老爷子解释了这名字的由来,“不都说有大学问的人能出口成章妙笔生花吗?师父您的花早就生出来许多了,徒儿想了许久,只有“花生”才配得上您老人家的身份。”

堂堂衍圣公就配两花生米?孔老爷子哭笑不得,认命跟着关刀去了兴宸书局,只是偷偷跟关定商议,把关刀的授课时间由每旬一天改为两天。

一个是新奇,一个是对低调到很少在人前出现的衍圣公的好奇心,谢三爷刚一露出开办大讲堂的信息,许多同僚就明示暗示跟他要帖子,国子监祭酒是他岳父,很蛮横地跟他说,国子监要来很多人。谢三爷哭笑不得,因为暂时不想有太大规模,所以只限三十名额,最后是国子监十个,翰林院十个,剩下十个给有兴趣的重臣。人少点儿没关系,但要避免在一开始就得罪些莫须有的人来。

会场布置的很简朴,正中一个大书案,背后一块大木板,上面铺好了宣纸,主讲人如果觉得有板书的需要,转身就可以写下来。讲台对面摆了几行椅子,前面都有摆了笔墨纸砚的小几,听讲人可以随时记录。

仙风道骨的衍圣公讲中庸,君子而时中。“花生大讲堂”从此进入了学子们的眼界。结束的时候,谢三爷做了预告,每月初三,会开一次“花生大讲堂”,主讲人及内容不一。而每月十五,会发行当月的“花生大讲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