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词典

用“读若”的方法注音简便易懂,但缺点就是不够精确,有时读音只是大致相似,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用来做注的字读音会发生变化,后人很难精准把握这个字的正确读法……

然后就到了第三阶段,直音法。

直音法算是读若法的改良版,不再挑选近似字,而是干脆确定一个注音完全相同的汉字作为注音。

比如《汉书·高帝纪》中就记载“单父人吕公善沛令”,其注引孟康的话来说就是:“单,音善。父,音甫。”

清代文人陈澧在《切韵考》中就明确指出:“今直音与古人读若不同,古人读若取其近似,今直音,非确不可。”

这极大增加了直音法的准确性,但缺点也更为突出,因为要么需要注音的字,根本就找不到同音字(比如暖、水、牛……),要么就是被注音的字是个很简单的字,但给它注音的却是个超级生僻字。

要学会这个简单的字,还得先学会更生僻的字,啊这……

用《辞海》里的话来说:“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或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识,则其法又穷。”

两个字,坑爹!

现在的大明,处于第四阶段,反切法,也可以说是切音法。

反切法最早在东汉时期就已出现,比如服虔在为《汉书》作注时写道:“惴,音章瑞反”。而到了唐代宗时期,皇帝忌讳这个“反”字,于是将其改为“翻”字,再后来“翻”字改为“切”字,比如《本草纲目》卷二十五写道:“糗,去九切”。

说得简单些,反切法就是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来注音,即用前一个字的声母和后一个字的韵母,拼出一个新的读音来。

怎么样?

是不是很像现代汉字拼音?

所以反切法的持续时间也相当久远,就连《康熙字典》中的文字,也主要用的反切法来注音,比如“武,文甫切”等等。

但反切法同样存在致命缺陷,第一是用来切音的两个字,并不完全固定,比如“武”字注音可以是“文甫切”,也可以是“闻斧切”、“温鲁切”等等。

第二是很多时候,为了防止冲突,做注的两个字,笔画、认字的难度,都比做注的这个字还要复杂。

换言之,你要学认字,还是得先学会认更多的字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