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李老三

光头男人的容貌,神似庙里的关二爷。

只是少了头发和胡须。

不过倒也称得上是仪表堂堂了。

那样的长相,很符合老一辈人的审美眼光。

在婚恋市场上,应该属于抢手货。

当然,抢手的前提是:他手里没有玩着刀,眼神不那么凶狠,背后没有站着两个流里流气的跟班,茶几上也没有摆着一根带血的手指。

可惜,这是道多选题,答案是以上都有。

坐在他对面的秦安平,退休前好歹也是厂里的干部,手底下管着几十号人,但这会儿却怂得像只鹌鹑。如果不是几十年的人生阅历撑着,估计早就抖成筛子来。

他老伴儿吕艳萍更不堪,早就吓得倒在地板上,脸色煞白,生死不知。

男人转了个刀花,手一扬,匕首“夺”的一声扎在茶几上。

秦安平抖了抖,肩膀就要往下垮,被那男人一眼扫过,又连忙坐得端正。

“三爷,我们真的啥也没说,包管没提您一个字!”

男人探身拔出匕首,拿在手里把玩着。

“别叫我爷,我不配,老子就叫李老三,再叫错,当心老子割了你的舌头。”

秦安平连连点头:“是是,李三哥,您放心,我们不会乱说的。”

李老三拿匕首刮着指甲盖,颔首道:“知道你们没乱说,所以才只割了他一根手指头,不然送来的就是个脑袋了。别以为牢里就安全,老子想要收拾的人,躲到天涯海角也跑不了。”

秦安平微微佝偻着身躯,赔笑道:“不敢,不敢。”

李老三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看在你这老小子口风还算紧的份儿上,给你们指条明路,只要受害者家属出具原谅书,你家大孙子不一定非死不可,另外,如果受害者家属能提供一些有利于你们的证词和证据,说不准你大孙子还能减刑。”

其实,这个年代的公审制度并不健全。

暂时还没有‘家属出具原谅书就能免除死刑’这一说。

只有国外和港城那边的司法制度才会这样。

这个时期国内对于刑事案件的判罚,一般都是从重从严。

许多在后世只用拘留半个月的罪,在这会儿都能领一颗正义的花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