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流言蜚语

杜卫国笑道:“不嫌弃,您能收留我,我就已经感激不尽了。我家里虽然这两年起来了,但早些年也是苦过来的,那时家里几辈人挤一张炕,连草席都没有一张全乎的呢。”

李如松便不再多言,组织家里的壮劳力们去地里上工。

才刚从集市回来,犹自惊魂未定的李正月,也跟着下地挣工分。

她今年十七岁,等秋收后,家里就打算给她说亲了,这是她在娘家的最后一次农忙。

杜卫国见李正月戴着草帽往外走,忙叫住她:“正月同志,你不在家里休息半天?”

李正月红着脸摇了摇头,转身往外走。

杜卫国连忙跟上。到了地里,他居然抢着帮李正月干活儿,愣是把这姑娘羞得抬不起头来,一整个下午脸上红晕就没退下去过。

不过,他这表现到底有些突兀,附近地里干活儿的婶子们就有话说了。

“这人是老李家的孙女婿?”

“看着像,不是孙女婿这么积极干嘛?”

“正月这丫头平日里不哼不哈的,想不到竟是个好命的,这小伙子看着不像农村人,别是个吃国家粮的吧?”

“看着像是个文化人儿呢。”

“……”

婶子们也知道李家这位大孙女脸皮特别薄,议论都很小声,生怕给她听到。

但小声归小声,流言的传播速度却不慢。

飞快地从一块地传到另一块地,还没到下工时间,就传遍了大半个祝家庄。

周隐下午出门的时候,这流言都传到他这里来了。

“李家大孙女儿的城里人女婿,这会儿正在帮她种地呢,看着好事将近了!”

周隐闻言不禁啼笑皆非。

这话他是不信的。

老李家才出了李多喜被害的事情,对城里的亲事恐怕已经不那么热衷了。

毕竟,再体面的亲事,也不如一个活着的女儿要紧。

但他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把流言听了一耳朵,继续背着药箱前往严家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