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去中南海开会?

机器整个完成的报价在一万七千块钱!

这是全部使用别厂生产的部件单一进行报价的!

李向南知道,如果集中采购,长期合作,价格最起码还会便宜四分之一。

也就是说加上人工以及运输成本,一台国产CT机的造价在两万块钱左右,如果真的开始在机修厂生产的话,这价格还得再砍掉五千块钱!

一万五的成本!

这可比当初燕京大学会同宋家和卫生部一起向霓虹国进口第一台CT影像机便宜多了!

当时的合同价在五万块钱,可加上人工、运输以及随行人员的差旅费乱七八糟的,总共花了超出八万块!

这还没算后期的维护成本,加上的话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现在一台仪器能够控制在一万五左右,这已经是非常划得来的事情了!

要知道,现在的一万块钱,相当于后世的255万,购买力多么惊人!

这就相当于,李向南帮着国家进口这台CT扫描机,直接将进口的成本缩减了六倍左右!

这事儿值得干!

几乎没跟叶不平废话,李向南当即就带着资料去机修厂找到了刘志远。

又是连续两天的长期洽谈,在刘志远的办公室里,李向南跟邢春来尧米乐不知道喝了多少杯茶,费了多少唾沫,终于把向冶金部申请组装生产线的申请报告写下来了!

是的,这事儿虽然极具开创性,但是一旦在全国率先展开这CT机的国产化进程,那给国家带来的改变必然是翻天覆地的。

第一台影像机可就躺在燕大的影像楼里,持续的产生作用呢!

立竿见影,效果拔群。

李向南拥有翔实的、具体的盈利数字去说服冶金部的一干领导同意这个方案。

而且,加上燕京大学的政策背书、吉春光机所的技术支持,李向南和宋家的资金橄榄枝,还有红山口机修厂成熟的工人技术团队和生产条件,最最重要的是,现在正值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中,国家大力倡导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么多的因素在这里,冶金部同意这事儿,已然是时间问题。

等严松带着人从东海看完胶片生产商回来,就被李向南带着来找刘志远了,一听说这几天李向南几人吃睡都在老刘的办公室捣鼓手里这份CT生产线的报告,那是激动的自动多灌了自己两杯酒。

“孙教授,你赶紧看看,我感觉这报告太有说服力了!咱们只要递交上去,基本上没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