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先生……”
黎青灵和小安小欢本来站在较前面的,被人群一挤就退到了最外面,还差点让人把小安踩了。
瞧着那些抱着孩子使劲儿冲的那些家长,黎青灵心里的匪气也起来了。
吩咐小安小欢在原地站着别动,仗着自己身形纤细如游鱼一般挤了进去,待瞧着先生面了,直接摸出一锭十两的官银拍在桌上,大声道:“先生我要报名,黎长安黎青欢都五岁了!”
拥挤的人群一静,都被这小娘子的财大气粗厚脸皮惊呆了。
先生就在这一片寂静中把银子收到了脚旁的木盒子里,发出“啪嗒”一声,然后大笔一挥,在表格上写下黎长安黎青欢的大名,笑眯眯问道:“小娘子哪里人?”
黎青灵立即道:“我们是符镇周家村的,先生记上就是。”
按理说黎家姐弟的户籍都是在京都的,可宗族那边不想他们再回来,所以待他们在周家村定居,家里直接使银子把他们一家的户籍都改到了北地。
“好了,我这边记好了。”先生很是慈和,把盖好印章的收费凭证递给她,“三日后学堂开学,你把孩子带来就是,下一位…”
黎青灵功成身退,人群终于找到了报名的正确打开之法,家里富裕的直接学着黎青灵往外砸银子,一般的就捧着一把碎银子上前,至于家贫的直接没往上凑,读书,从来不是想读就能读的,更不是几两,几十两就能读下来的。
寒门难出学子,正是基于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