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谁是最后的赢家

而安娜,这个看似不聪明的女人,在苏跃的引导下,成为了他手中的一枚重要棋子。她关注着自己的利益,当感情牌无法再打时,自保成为了她的唯一选择。她转而投奔了苏跃,成为了他打击菲利普马克的有力武器。

菲利普马克虽然明白骗局终有被揭穿的一天,但他却从未想过这一切的背后竟然站着苏跃。他以为自己能够掌控一切,却没想到最终却落入了苏跃的圈套。

随着菲利普马克丑闻的曝光,米国再次陷入了舆论的漩涡。苏跃巧妙地利用了媒体的力量,将这一事件推向了高潮。他深知,这不仅是对菲利普马克的打击,更是对米国高层公信力的摧毁。

在这场棋局中,苏跃原本处于劣势,但随着他一步步掀起底牌,棋盘上的局势开始悄然改变。他成功地利用了安娜这枚棋子,让菲利普马克陷入了绝境,也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筹码。而这一切,都不过是苏跃庞大计划中的冰山一角。

苏跃此刻正隐匿在燕京的一处隐秘地下室内,这是他第三次更换藏身之处了。尽管他做了万全的准备,但眼下的局势却让他深感时间紧迫。燕京的封城已近一个月,且似乎仍无解除之兆。长期的足不出户让人们的情绪悄然变化,对苏跃的态度也变得复杂起来。

民众们开始渴望苏跃尽快被捕,以便生活能回归正轨。就连那些曾经坚定支持他的人,也开始动摇。全国范围内,得知苏跃与核武器有关联后,不少人的看法发生了转变。但仍有人选择相信苏跃,认为他背后有苦衷。然而在燕京,情况却截然不同,人人都在积极参与搜寻苏跃的行动,期盼他早日落网。

面对这样的局势,苏跃却感到一丝欣慰,因为在他看来,局势正在向有利于他的方向发展。因为那个关键的时刻……即将来临。

与此同时,在北川市,刘龙石负责的撤离救援组已近乎完成了对整座城市及周边区域的撤离工作。整座城市宛如空城,环球时报的记者用无人机记录下了这一震撼场景。高楼大厦间,无人机盘旋,而城市却了无生机,仿佛末日电影中的场景。

“这展现了华夏的速度与力量,难以想象还有其他国家能拥有如此强大的执行力。”记者感叹道,“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迁徙之一,而这一切的源头,只是一个人——苏跃。他再次让世界震惊,但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环球时报虽名为环球,实则属米国报刊。此时对苏跃和华夏的赞赏,反映出苏跃在米国名声的起伏变化。民众开始质疑政客,将苏跃视为自由的象征。

然而,对于刘龙石来说,尽管撤离工作顺利完成,但他的心中仍充满疑惑。他偏头痛已持续多日,看着桌上堆满的A4纸,上面画满了与苏跃思维导图相似的线条,他愈发好奇苏跃的真正意图。

“苏跃,你到底在谋划什么?”他喃喃自语,“我们的合作意义何在?你绝非盲目行事之人,难道你的计划中还包括再次与安全局合作?”

另一边,苏国克格勃总部,安洁莉娜突然返回,这让总长伊万科夫大为不满。作为情报组织的成员,她应遵守规定,尤其在逮捕苏跃的关键时期。

“你为何回来?你应该清楚逮捕苏跃的重要性。”伊万科夫严厉地问道。

安洁莉娜却从容不迫,她直视上司的眼睛,从口袋中掏出一封信:“这是苏跃给您的信。”

伊万科夫闻言一愣,瞳孔微缩。他接过信,心中五味杂陈。这封信对他来说,既是一个未知的挑战,也是一个可能改变局势的契机。他深知苏跃的智谋,担心打开后会有意想不到的后果。然而,好奇心驱使着他,最终他还是毅然决然地撕开了信封。

“苏跃,你到底想说什么?”他心中暗自嘀咕,期待着信中的内容。

伊万科夫的神色略显僵滞,手中虽已握着信件,却对信里的内容一无所知。他并未急着展开信纸,而是环顾四周,心中犹豫不决。然而,安洁莉娜的在场让他不愿显得举棋不定。

既然信封已拆,还犹豫什么?他心一横,抖动手腕,信纸缓缓展开。

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