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来到这座院子,贺红梅和郭琳都感到十分惊讶。这座院子规模宏大,美轮美奂,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即使是在封建社会,这样的院子也并不多见。
院子里建筑错落有致,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庭院中铺设着精美的石板路,两旁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花园之中。
院落里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充满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贺红梅与郭琳对视一眼,她们意识到,她们俩人对老刘家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而刘家显然远非普通的乡下家族。
从老刘家的各种传闻中,她们察觉到这家子似乎深藏不露,蕴含着巨大的秘密。
——————
翌日。
在早晨的阳光中,一大家子人热闹地吃了一顿早餐后,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刘之野带着两个弟弟,铺红毡,铺喜毡,一铺铺到寿堂前。
寿堂安排在正房正厅,是拜寿行礼的场所。
正面墙上挂着刺绣或绘制的寿星像,或者是寿字中堂或寿帘,两旁配有写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寿联。
也有供上福、禄、寿三星像的,案上摆放着蜡扦、上插寿烛,还有一对插花用的花筒,还要摆放香炉。
寿星—老爷子身穿带有福寿图案的袍褂高坐寿堂正中的太师椅上,接受着晚辈们的依次跪拜。
大伯恭敬地带着兄弟辈向老爷子跪拜祝寿:“爹,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日月昌明,松鹤长春!”随后他们一头磕到底。
“好,好!孩子们都起来吧!”老爷子笑容满面地道。
接着,刘之野带着孙子辈的一些年轻人,向老爷子恭敬地祝贺道:“恭祝爷爷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福寿双全,长命百岁!”
年轻人纷纷附和着,声音整齐而有力。他们的话语充满了敬意和祝福,仿佛是一首赞美生命的赞歌。
老爷子微笑着接受了这份祝福,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他用手虚扶一下,“好!乖孙们也快快起来吧!”
然后,一家人则站在寿堂两侧,对前来拜寿的亲友一一还礼。
这些亲友的贺礼有寿幛,红底金色,上边绣着“仁者有寿”、“贵寿无极”、“华封三祝”等祝词。
等这个序曲过后进入过渡段落,寿桃、寿礼依次奉上完毕后。
老爷子抱过小贤这丫头,享受着这难得地天伦之乐……
接下来便是乐曲的高潮——寿宴。
寿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庆寿成功与否,而这里说的质量不是简简单单的菜品质量,而是将庆寿地点、环境乃至使用工具等囊括其中。
首先说寿宴的地点,由于今天地人实在太多,老宅里搁不下,就选择放在刘之野的新宅子里举办。
老京城人办寿宴喜欢选择在家中,得天独厚的四合院建筑,相对封闭的环境,方便营造出一种特殊的家庭氛围。
寿宴头两三天就开始准备,烫金寿字挂于寿堂正中,两侧对联多为“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平日里正堂条案上的“四平八稳”此时临时“下岗”,被换成了柿子、橘子、桂圆等水果与雕有仙鹤、龟等图案的烛台。
寿宴正式开席,象征着幸福如水流一般延绵不绝的流水席必不可少,村里的乡亲们纷纷前来沾沾喜气,桌桌更替连续不断,传递的是幸福,延续的是感情,红火的是灶头,喜兴的是团聚。
再看看桌上,“四四见底”的菜品光鲜登场。所谓“四四见底”同样也蕴含着吉庆与祥和,寿宴中每类菜品都要准备四盘。
就像传统相声中说到满汉全席时,有大段的贯口儿提到“四干、四鲜、四蜜饯……”
寿宴同样如此,宾朋入座,消磨时间有四干:黑瓜子、白瓜子、蜜枣和花生。
稍作休息,上菜嘞!先是四冷荤,再上四炒菜,而后是四蒸碗,最后长寿面当主食,应了今天的景儿。
今天老爷子的寿宴热闹非凡,近亲有刘元生、刘竟斋、刘之野、刘之泰、刘铁林、刘玉翠等家人齐聚一堂,还有他曾经教导过的徒子徒孙以及同村的族人亲戚们,人数多达两百余人,场面十分浩大。
这么多人幸亏他们家里条件允许,否则非给吃穷了不可。其实还有许多亲朋好友,祝完寿就选择离开地,就这样也摆下了近三十桌宴席。
每桌是八人入座,象征着“八仙祝寿”,加上“四四见底”,这就是一个“四平八稳”呀!
在这次盛大的寿宴上,众亲戚宾朋纷纷举杯,祝福声声,笑语不断。
老爷子也享受着一次难得的隆重欢庆聚会,这是他一生中少有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