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除上课外,刘之野还挤出大量地时间用来看书,一天学习长达12小时。
有时候熄灯后,他还打着手电在继续读书。
夏天来了,京城的夏夜如蒸笼般炎热,刘之野就躲在蚊帐里看书,大汗淋漓仍手不释卷,以至于全身长满痱子。
他先后学习了《伟人选集》第一至第三卷和《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研究了伟人军事思想及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经验,还读了《反杜林论》、《列宁文选》、《斯大林文选》、《职工运动史》等数十种理论、历史书籍,作了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
刘之野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对许多问题有独到见解,即使对老师和书本上的观点也不盲从。
一次政治学考试,其中有道题为论述GT会议决议的意义。
刘之野答:“GT会议决议使我军完全建立在。。。。。”
结果,老师给他扣了分。
刘之野不明白这题为什么扣分,就询问老师扣分原因。
结果教老师却说:“当年旧式军队的。。。,怎么那时就肃清了呢?”
刘之野陈述道:“肃清旧。。。,至于。。。。,那是。。。。。我答的那句话写在‘伟选’题解上。”
教员认了错,表示歉意。
军事考试时有道关于团防御的试题,按教材规定,守军撤退时势必要放烟雾弹,如此回答才可得满分。
刘之野则认为,当时的情况是我们没有烟雾弹,只能立足现实,便回答可用小部队掩护大部队撤退。
虽然经过争论,教员仍给扣了分,但他并不后悔。
刘之野文化基础高、正确的学习方法加上刻苦学习和独立思考,使他在第一次学院考试时就取得了全优的成绩。
因为在校这一期间的优异表现。
1965年7月,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刘帅签署命令,给刘之野记二等功一次,并为他亲自颁发了奖状、奖章。
当然除了文化课军事思想理论的学习优秀,刘之野在军事训练上也不放松,并且表现的更为突出。
军事院的生活,可以用“严”、“狠”、“苦”三个字来概括。
但是每个学员为了部队建设事业,也为了个人的前途,都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不怕苦不怕累,以最大的忍耐,认真刻苦、一丝不苟地完成规定科目的学习训练。
说到“狠”字,就是军校的训练太“狠”,让你都有点“变态”。
五百米障碍训练是大多学员最畏惧的训练课目之一,是对每个学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考验。
在训练时,好多学员要么碰伤,要么扭伤,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仍要坚持训练。
野外求生训练,每天要行军、住宿和完成规定科目训练,还要找吃的。
训练期间,每天每个学员只供应2两米,每班只能按规定标准携带油和盐,其它吃的一律不能带。
野外求生训练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找到吃的,不然你就要饿肚子。
每班有10发子弹,由班副保管,遇到野兔、野鸡之类的动物,允许开枪射杀,但大部分班都没那么好运能遇到。
刘之野这个班,可是过的相当滋润,有他在,他们班就像是有了作弊器一样。
其他的班,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十几天的野外求生训练,为了填饱肚子,只要找到的食物能吃就吃,什么野菜、田螺、竹笋、蚯蚓都吃,要是能抓到鸟、鱼和蛇,那绝对是美味。
在夏天训练,他们还要冒着炎热的酷暑,进行反坦克训练。
随着震耳欲聋的坦克声的越来越大,事先埋伏在坦克必经之路的学员,瞪大了眼睛,仔细地观察。
当坦克临近时,便滚到坦克下,在确保身体不被碾压的情况下,按标准的动作,利用手雷贴在坦克最薄弱的部位,将其炸毁,那一刻也是对心理的一次严峻考验。
说实话,如果这是在初级军校,这些训练都很正常,根本不值一提。
但这里是高级军事指挥学院,入学的这批学员们里,最年轻的就属刘之野了,但他也是三十出头的人了。
其他学员大多数都是,四十左右的中老男人,身体素质自然没法跟那些二十左右岁的小年轻相比。
因此,这样高强度的训练,对于这他们群人来说,无疑是一场艰巨而深刻的考验。
它不仅考验着他们的体能极限,更在悄无声息间磨砺着他们的意志与毅力。
刘之野当然是所有学员里表现最好的,他可以轻松地完成所有科目的训练,还游刃而余。
他是被同期同学们暗骂“变态”般的存在。
学习好也就罢了,怎么军事训练也是样样拔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