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江大这几年在航天领域发展迅猛,没少从燕京航天、南京航天这些航天领域的专业院校挖教授。
至于凭什么能挖,江大方面的最大筹码就是,我们有很多和光甲航天的联合项目。
这个操作模式一般是这样,光甲航天在一些细分领域有项目要分包给学术界,然后会有一些意向对象,江大得知消息之后照着名单去挖人。
把人挖来之后,再运作他们接到光甲航天的横向项目。
毕竟光甲航天内部江大毕业生不在少数,这类信息透露给江大再容易不过。
对这些教授来说,他们压根就不知道自己不来江大也能接到这样的项目,还以为是江大运作的结果。
这一来二去,航天领域盛传去江大,接到光甲航天的横向项目的概率要大得多。
这也导致江大的锄头挥舞得更来劲,没少从各个航天强校挖人,江大校长甚至喊出了要把江大建设成航天领域一流高校的口号。
这也让自诩理工科强校的江城科技大学酸的不行。
四个小时后,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以后,先是推特上各路主流媒体都开始报道莱特获奖的新闻。
然后是国内的自媒体。
自媒体为了抢热度,一般第一次发内容都很简短:
“光神独享202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各路主流媒体才蜂拥而上,他们发的都是提前准备好的长篇文章。
因为国内主流媒体早就准备好了稿子。
24年那次坊间就一直有传闻说,陈元光要得诺奖。
虽说最后没得,但大家都把稿子写好了。
后来稿子也一直留着呢,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得上。
这次公布之后,只需要把里面一些细节调整一下就能发出来。
因此他们发的速度也丝毫不慢。
“据诺贝尔奖官网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日中午11时45分,202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当地的瑞典皇家科学院揭晓,由我国著名科学家陈元光独享该奖项。
报道称,陈元光因发明了常温超导体而获奖,将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伊娃·奥尔松为其颁发奖项。
据统计,自1901年来,诺贝尔物理学奖仅有47次由一人获得,上一次由单人获奖还要追溯到1992年,也就是34年前的法国科学家夏帕克。
这也是21世纪后最年轻的诺奖得主,比史上最年轻的诺奖得主威廉·劳伦斯·布拉格仅大3岁.”
主流媒体就是这样,喜欢找各种各样的数据来丰富内容。
其实年龄和是否独享压根就没那么重要。
成果远比这些数据更重要。
“元光,我就没说错,江大那边给我发了微信,说是诚邀你回母校给学弟学妹们做一次珞珈讲堂。
不是张主任,而是校长亲自给我发的微信。”林甲看了眼手机。
张主任是指江大校友事务与发展联络处下资源拓展办公室的主任,之前他一直负责直接和林甲对接具体事务。
“接下来吧,不过最近可能不方便,具体时间再说。”陈元光对江大还是有感情的。
消息传播得非常快,等到晚上的时候,所有媒体都在报道这则新闻。
自媒体在这方面要比传统媒体上道得多,他们更清楚读者们想看什么。
“陈元光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28岁的年龄。
我看了下网上,大家都在表示祝贺,但是好像没有太多惊喜的感觉。
就好像这件事本该发生一样。
像是一部漫长的连续剧终于完结了,人们的期待值在这个过程中被消耗殆尽,即便这部电视剧再精彩,我们过去再期待,到了今天这个地步,结局本身也已经不再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中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同样,28岁拿到诺奖,即便放在历史上和那些顶级天才们相比,也绝对算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