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无人机看起来和打窝无人机没什么两样,凭借着供能模块,真的可以实现永久续航?”
李阳设计的打窝无人机,还有他升级改装的突击无人机,田军是见过无数次,还亲自上手操作过。
所以。
看到这款光动无人机,他只觉得十分的眼熟。
从外形上看。
光动无人机好像除多了一个他不认识的模块,其他方面,与打窝无人机并没什么不同。
朱运解释道。
“外观上确实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但最精妙,以及最具科技含量的地方,在于它腹部的能量接收模块。”
“对于全球无人机研究机构而言,设计一款多用途的无人机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如何让一架无人机具备优秀的隐身性、续航性,才是现在竞争的主要关键。”
“放在光动无人机领域,供能模块的跟踪性、精确性、能量穿透性等,以及无人机的能量接收效率、能量转化效率等等,又是关键技术所在!”
说话间。
朱运和另外两名研究人员已经把十架光动无人机整齐摆放在地面上。
同时。
他们开启了供能模块,开始与无人机进行信号、位置信息对接。
他指着地上的光动无人机和供能模块,自豪的说道。
“由李工设计研发的光动无人机接收模块以及供能模块,放眼全球,现在是遥遥领先。”
“毫不夸张的说,就是再给他们十年时间,也未必能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