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六福‘嗯’了一声,“谢谢您白院长,学生明白了!”
师生二人又聊了一些别的,秦尚书才吆喝一嗓子,“你们两个进来吧!~”
白院长听后,眼睛亮了亮,“秦尚书批完卷子了,走,快进去。”
“好。”
二人连忙走进办公房,随手将房门关上。
秦尚书脸上挂着一抹喜色,他仍然低着头,读着孙六福写出来的文章。
试卷是他亲自出题的,所以对于答案,也有他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六福啊,你果然是个有想法的年轻人呢,对于大梁国的盐业发展,你居然提出了承包制,这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先进想法啊!~”
秦尚书喜笑颜开,看着孙六福的文章,如同在欣赏黄金一般,眼里满是赞同。
“尚书大人谬赞了!”孙六福躬身一礼。
其实承包制这个想法,还是妹妹告诉他的。
不然,如此先进的创意,他就算想破脑袋,也想不来呀。
“我可没谬赞!~”
秦尚书站起身,“你来说说,这个承包制该如何施行?施行起来,能给本朝带来什么好处和利益?”
一切有损朝廷利益的事情,他都不会赞同。
可偏偏孙六福的意见,既能照顾到百姓的利益,又能给朝廷增加税负收入,这可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朝中不乏有一些能人志士提出过解决方案,但都被皇上给否决了。
如果把‘承包制’的建议说给皇上听,那孙六福可是立了大功了。
“尚书大人,学生觉得盐业一直是本朝的经济命脉,全国各地的井盐、湖盐以及海盐,现在都由几个大家族和大盐商来把控着,朝廷收取赋税,也只能向盐商们伸手,要得多了,他们不愿意拿钱,要得少了,朝廷又会增加负担,可谓是吃力不讨好,两方都难看!~”
“可如果把各处盐业都从大盐商的手里收回来,平均到各家各户,让他们也有权利开采咸盐,并自给自足,所得利润的一半都上交给朝廷,这样一来,朝廷不仅会增加收入,百姓们也会慢慢富裕起来!”
秦尚书听到这里,简直是喜不自胜。
他快步走到孙六福面前,伸手便把他抱在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