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人好,这些可是要落户到我们李家村的流民?”

年长一点的差役点点头,“这次咱们镇上分到了百十口人,就分给了你们几个人少地多的村。你们村一共分了四家十三口人,各自都不相识,这是划给他们的地,你回头带他们去认认。”

村长混浊的眼睛闪过一丝光亮,不认识好啊,不认识就不容易抱团,就算抱团,也很容易拆开,也容易管。

送走了差役,村长带人看完朝廷分给他们的地,就带着人去了一处老房子,吩咐道:“这房子现在暂时没人住,你们先住着,趁着这几日天好,赶紧自己盖个屋子出来。”

临走时,村长还找了几个壮劳力在周围守着,说是给他们帮忙,实际就是看着他们不做坏事。

这些流民本是南边遭了洪水逃难过来的,能走到现在的都不是什么善茬,况且村里人对他们一无所知,总是要防备一些的。

这些流民也知道是怎么回事,规规矩矩的就在这房子里住下了,朝廷给他们补了安置费,不过半月,就陆陆续续的盖了茅屋搬了出去,只剩下了个杨承勇。

这杨承勇倒也不是不愿意搬,只是有现成的房子住,还是个瓦房,他干嘛要再建个茅屋?

他可是打听清楚了,村后那卫家,也是早年逃难来的,家里如今就剩了兄弟两个。大的那个小哥儿如今被官配逼得到处说亲,村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这几日观察过,这小哥儿是个能干的,到时候他娶了这小哥儿,白得一间瓦房和几亩良田不说,说不得还有现成的银子花。

至于那小拖油瓶,好养也是养,赖养也是养,落他手里,他还能整治不了不成?

第3章

顾大娘这几日心急的不行,卫云的亲事一日不定下来,就如同一把尖刀悬在她的头上,随时都有可能落下戳的人头破血流。

只是卫裕克亲的名声这附近十里八乡都是清楚的,当年卫云闹得那一场也不算小,这做长辈的,都说这小哥儿倔,是个有主见的。说是如此,不过是觉得他不好拿捏,又有个幼弟,难保日后不会把婆家搬空。

时间一长,似乎是预见到了自己即将被官配的命运,卫云那颗一直惶恐不已的心倒慢慢平静了不少。

尽人事听天命,真到了那份上,他就出家当沙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