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震思考片刻,决定告诉二人自己的打算,同时也希望能听听他们的意见。
因此,他就向两人讲述了当初在奉天时,与奉天博物院刘馆长达成的约定。
两人听后,也纷纷表示了赞同。
首先,这些古董都是属于黄震的私人财产。不过碍于国家的规定,售卖多少有一些限制。所以租借这些物品对他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
其次,通过租借这些古董,他还能获得一定的利润,这无疑是一种增加收入的好方法。
最重要的是,他也不需要为古董的存放问题担心。
因为租借出去之后,别人会替他妥善保管的。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一份能制约对方的合同。
高老听了黄震的话后,还不忘夸赞了他一句,“还是年轻人有想法啊。我还怕你忍不住把那些文物给变卖了呢。”
接着他又问道,“那把刀呢?你准备怎么处理?”
作为一个华夏人,有义务让更多的人知道当年在华夏大地上所发生的事。
所以黄震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当然还是捐给纪念馆那边。东洋人多少也要为他们犯下的事付出点代价吧。”
于是,高老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你不枉为我的好徒弟,我一定帮你搞定这些事的。”
盛老也赞同地点了点头,但他还是另外提出了一些小建议,“合同一定要写得清楚明白,双方的责任和赔偿金额都要明确,以免发生纠纷时麻烦。”
黄震听后也点头表示赞同,“这一点是必须的。上次赵家和金陵博物馆起草的合同,我觉得可以稍作修改后再使用。”
然而,高老并不完全同意,他摆了摆手对黄震说道,“你最好还是找人重新起草一份合同,把这个当做以后租借古董的模板。毕竟,上次那份合同的性质不同。”
黄震顺从地答应了一声,这并不是什么麻烦事,他可以抽空去律所咨询一下。
这时,一旁的盛老提议道,“那正好,明天我们可以晚点离开,先去沪市的律所咨询一下。毕竟,这里是大都市,华夏几家知名律所都在这里有分部。”
黄震听了他的话后,直接点头同意了。有了自己的律师后,以后就不用经常麻烦赵家了。
三人商量完之后,黄震便把曜变盏重新放回那个手提箱里。
高老和盛老两人也告辞离开了他的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