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老说完之后,黄震又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师傅,商朝人的头发是什么样的?我怎么记得电视剧里有短头发的人?”
高老点头说道,“按照目前出土的文物来看,商朝人是有短发的。”
一旁的塞莉娅,好奇地问了一句,“师傅,华夏古人不是常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此话一出,黄震对她那是一个刮目相看。
没想到,她这句话念得字正腔圆,竟然没有一点奇怪的口音。
而高老对她的这个提问,也是十分的满意,“这句话,是出自孝经里的。人们都以为这是春秋时期的传统”
“其实不然,最早提及发肤这个概念的,应该是在周礼中。”
“而更早一些的商朝,却没有这种的说法。商朝的出土文物中,有不少短发的人物形象。”
“因此可以推断,这个规矩可能是周人专门给殷商人设立的。”
黄震听了高老的一番话之后,顿时茅塞顿开。
看来记忆里的那些人,确实是商人不错。
就是不知道这段记忆,是发生在商朝什么时候的事。
虽然,那段记忆里,有一个关键的信息,那个被囚禁的人。
但是那人被拔得光溜溜,只剩下一条作为底裤的短裙,自然没办法从他的服饰上判断他是什么人。
高老便讲完,关于殷商人的服饰发型后,就停了下来。
然后,他转头问黄震道,“里面还有什么发现吗?”
黄震点了点头,从战术背心的口袋里,把那六件祭器都掏了出来,放在了高老面前。
高老第一时间拿起了那个玉琮,仔细研究起来。
黄震看他别的不动,却只拿了这东西,就知道这件玉琮和别的几个祭器略有不同。
于是,他连忙问道,“师傅,这东西是有什么说法吗?”
高老沉思片刻后点了点头,“这块玉琮,应该是商周时期,江淮流域淮夷文化的东西。”
“淮夷文化?”黄震对这个名字感到十分的陌生,不过他还是假装地问了一句,“这不是商朝的东西吗?”
高老闻言,给他解释了一下,“这个淮夷也被称为东夷或者人方,夷方。是生活在黄淮,江淮一带的古部族。相传是涿鹿之战中蚩尤被打败后,族人南徙建立的一个部族。”
黄震闻言后,顿时对殷商没了归属感,搞了半天原来自己只不过是夷人而已。
不过,听了高老的解释后,那个俘虏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
他应该就是东夷族某个部族的首领。
而打败他的人,那个坐在高台上的人,应该就是对东夷发动多次战争的商纣王帝辛。
黄震立马精神了起来,历史的真相已经向他慢慢靠近了。
于是,他继续问道,“师傅,这些东西应该都是商代的吧?”
高老点了点头,“看上面的纹饰,应该都是商朝的,不过这里玉的品种有点多了。”
“这不是关键。”黄震连忙打断了他的话,“关键是这些东西都是商代的,而且很可能就是帝辛的东西。”
高老看了他一眼,好奇地问道,“你有什么证据吗?”
黄震指着那块玉琮,“师傅,你看这块玉琮,是不是通体一个色的?”
高老点了点头,“不错,这又如何?”
黄震继续说道,“师傅,你想啊。一丝杂色都没有的宝玉,是不是在那个时代是一个宝物?”
高老不自觉地点了点头,然后等着他继续说了下去。
黄震见状,继续问道,“师傅,如果你是东夷的首领,什么情况下才会把那么贵重的东西送给商人?”
高老顿时明白了过来,“你是说,这是帝辛多次征伐东夷得来的战利品?”
“对啊。”黄震一拍大腿,“只有这样,这种宝物才有可能来到商人手里。然后作为他们祭祀的礼器,一代代传了下来。”
高老仔细地考虑了一下,发现他的推断虽有几分道理的,不过里面的漏洞似乎也有不少。
不过现在距商纣王时期的时间跨度实在是太大了,不少历史资料都已经泯灭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只有靠蛛丝马迹慢慢地推测出那段历史的真实情况。
所以,他也没有反驳黄震的话,只是开始说起了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
拜封神演义所赐,黄震对这段历史还是略知一二的。
所以,他也没仔细听高老的话,只是思考着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