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满载而归

侯空看到黄震爱不释手地在把玩那把金刀,便笑着调侃道,“震哥,你要喜欢就拿着吧。你要不想要的话,那我就不客气了。”

黄震无视了他的调侃,直接拿起了这把刀,跨在了自己的右腰处。

侯空见状,微微一笑后,就转过头专心翻找起箱子里的东西。

得了这把刀之后,黄震也没有心思再清理剩下的东西了。

他粗略地看了一遍后,便对侯空说道,“这位总督的收藏都不错,这些都需要搬回去。我们两个先动手搬到外面去,然后再想办法装车吧。”

侯空看了一眼这三处堆积如山的木箱,考虑了一下后说道,“那些书籍,可以让断牙它们搬。剩下的易碎品,只能我们自己搬了。”

黄震同意了他的建议,当即把在一旁休息的断牙和那头灰熊叫了过来。

然后,他便和侯空一起动手,给它们每个的背上,捆上了一箱装有《永乐大典》的木箱。

装好之后,黄震便让侯空留在洞里,用毛皮充填那些易碎品的缝隙。

而他自己则带着断牙他们走出藏宝洞。

当他一离开侯空的视线之外,就迫不及待地拿起刀,发动异能读起来里面的记忆来。

记忆中,黄震出现在了一间金碧辉煌的蒙古包里。

一名穿着文士服的男子,正跪在蒙古包的中央,对着金座上的一个老人,用蒙古语卑微地说着些什么。

听了他的话之后,黄震突然愣住了。

虽然他听不懂蒙古语,但是刚才在那个文士的话里,他仿佛听到了成吉思汗的名字。

黄震顿时疑惑了起来,这把金刀,怎么会和成吉思汗有关系?

他不由自主地对那人的身份产生了疑惑。有可能那个文士只是提到了成吉思汗。

而上首金座上的那人,或许是成吉思汗之后的几名大汗之一。

只见,金座上的那个大汗,微微点了点头。

然后,对着身旁一个和他差不多年纪的蒙古人,说了一句什么。

黄震这次算是听明白了,那名大汗,称手下的那人为别勒古台。

别勒古台是成吉思汗同父异母的兄弟。两人之间的年纪差了五岁,和他现在看到的情况差不多。

那么上面坐着的那个老人,黄震能确定他就是成吉思汗了。

只见,别勒古台走到那个文士面前接过刀。然后,转身回到成吉思汗面前,把刀恭敬地递给了他。

成吉思汗抽出刀草草看了一眼后,就把刀还给了别勒古台。

别勒古台连忙感谢了一声后,就退到了一旁。

成吉思汗双目圆睁,一脸愤怒地瞪着那个文士说起了话。

那个文士的脸色顿时变得煞白,连连磕头向他求饶。

成吉思汗不耐烦地挥挥手,手下的军士见状,像拖死狗一样的,把那个文士给拖出了蒙古包。

这段记忆,到这里就结束了。

黄震从记忆里退出来后,大致清楚了这把刀的来历。

看那个文士的样子,他不是西夏人,就是金国人。

他面见成吉思汗,估计就是为了求和的。

不过,显而易见的是,成吉思汗似乎没有答应对方的请求。转手把对方送来的礼物,送给了自己的弟弟别勒古台。

大蒙古国建立后,成吉思汗按照蒙古分家产的传统,分封黄金家族的成员和手下大将。

而这个别勒古台的封地,正是在斡难河与克鲁伦河流域。也就是现在蒙古国东部,那块广袤的草原。

那里,也就是王伍当初肆虐蒙古时的主要战场。

他的后人,应该就是那个被王伍击败的那个大型部落首领。

这个部落被击败后,这把刀也就到了那颜的手中。

想到这里,黄震顿时一激灵。

看别勒古台如此宝贝这把刀的样子,平时肯定时常佩戴在身旁。

如果当年成吉思汗死的时候,他就在身旁的话。

那么,这把刀的记忆里面,很有可能有关于成吉思汗墓的记忆。

想到这里,黄震顿时精神了起来。

要是真有的话,那自己可是破解了一个惊世之谜。

于是,黄震也不管断牙它们了,只是让它们自己继续向前走。

而他自己,则站在了原地,迫不及待地继续读取着记忆。

可惜事与愿违,成吉思汗死的时候,别勒古台并不在身边。

虽然别勒古台也参加了成吉思汗的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