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然后,他发现书页的空白处,有小字的评注,字迹细小娟秀,却评得令人惊奇。事实上,那不是“评注”,而是一些读词者的杂感,例如:

所有文学,几乎都是写情的,但是,感情到底是什么?它只是痛苦的泉源而已。真正的感情与哀愁倶在,这是人类的悲哀!没有感情,又何来人生?何来历史?何来文学?

好的句子都被前人写尽,我们这一代的悲哀,是生得太晚,实在创不出新的佳句了!

知识实在是人类的束缚,你书读得越多,你会发现你越渺小!柳永可惜了,既有“针线慵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少年光阴虚过”的深情,何不真的把雕鞍锁?受晏殊揶揄,也就活该了!

诗词都太美了,但也都是消极的。我怀疑如此美的感情,人间是不是真有?

其中,也有与诗词毫无关系的句子,大多是对“感情”的看法,例如:

不了解感情的人,白活了一世,是蠢驴!而真了解感情的人,却太苦太苦!所以,不如做蠢驴,也就罢了!人,必须难得糊涂!

利用感情为工具,达到某种目的的人,该杀!

玩弄感情的人,该杀!

轻视感情的人!该杀!

无情而装有情的人,更该杀!

这一连串的几个“该杀”,倒真有些触目惊心,狄君璞一页页地翻下去,越翻就越迷惑,越翻也越惊奇。他发现这写评语的人内心是凌乱的,因为那些句子,常有矛盾之处。但是,也由此发现,那题句者有着满腔压抑的激情,如火般烧灼着。而那激情中却隐匿了一些什么危险的东西!那是个迷失的心灵呵!

狄君璞深思地合起了书,心中有份恍惚,有份苍凉,然后,他又一眼看到书本的背面,那细小的字迹写着一阕词,是:

寂寞芳菲暗度,岁华如箭堪惊,

缅想旧欢多少事,转添春思难平,

曲槛丝垂金柳,小窗弦断银筝。

深院空闻燕语,满园闲落花轻,

一片相思休不得,忍教长日愁生,

谁见夕阳孤梦,觉来无限伤情!

那不仅是个迷失的心灵,而且是个寂寞的心灵啊!狄君璞对着灯,听那山枭夜啼,听那寒风低诉,他是深深地陷入了沉思里。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