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所抛出的这一问题,能身处于这威严朝堂之上的官员,无一不是学富五车且能言善辩之士。

对于盛世与强国的论题,他们自幼便熟读经史子集,皆可凭借满腹经纶滔滔不绝地阐述出长篇大论,引经据典更是不在话下。

可众人心中皆明白,当今陛下与往昔的太上皇截然不同。

陛下思维敏捷,行事风格果敢且富有创新,难以捉摸。

陛下所提出的各类问题,其最终答案往往与众人所熟知的传统认知大相径庭,彻底打破他们一贯秉持的思维定式。

故而此刻,尽管诸位大臣心中都有着各自的见解与答案,却没有一人急于站出来回应,皆因忌惮所言无法契合陛下的心意,从而陷入尴尬窘迫之境,甚至可能触怒龙颜。

见无人应答,李承乾那锐利的目光缓缓地在群臣脸上一一扫过。

片刻之后,他终于开口点名:“于爱卿,朕深知你在儒学领域造诣深厚,堪称大家。既如此,那就由你来为朕解答心中的疑惑吧。”

于志宁闻得陛下点其名,眉头不由自主地微微皱起。

虽说他并不知晓陛下心中对于此问题的答案究竟有着怎样独特的见解与深意,但他对自己多年来浸淫于儒学经典,尤其是擅长的中庸之道所积累的学识与智慧颇为自信。

自己所秉持的答案皆源自圣人之言,乃是经过千年传承与沉淀的智慧结晶,无论如何,陛下也不能反驳圣人之言吧?

这般思索过后,他赶忙收敛心神,恭敬地向前迈出一步,随后深深地行了一个极为标准且庄重的大礼,以表对陛下的尊崇。

礼毕,他直起身来,微微调整了一下呼吸,开始凭借自己深厚的学识底蕴侃侃而谈。

“盛世之相,于儒学而言,乃德润人心,礼义兴邦。”

于志宁语调沉稳有力。

“当君主圣明,臣子贤能之时,方可成就盛世之基。”

“君主应以仁厚之品德为天下万民之楷模典范,仿若北极星高悬于天际,恒定不移,而众星皆环绕拱卫,尊崇敬仰。”

“君主需广开言路,纳谏如流,犹如大海容纳百川,不拒涓涓细流。”

“且应勤于政务,事必躬亲,慈爱黎民百姓,施行政令皆秉持仁爱之心,使恩泽如暖阳普照四海八荒,惠及每一位子民。”

“臣子则应恪守本职职责,以道义为行事之准则,廉洁自律,奉公守法。”

“正如曾子所云‘吾日三省吾身’,时刻反省自身之言行举止,修身养性,端正己行,全力辅佐君主推行仁政善举,为国家之繁荣昌盛贡献自身之力。”

“彼时,万民方能和乐融融,共享太平盛世之福泽。”

“于家庭之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

“于邻里之间,则相互亲近友善,互帮互助,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彰显民风之淳朴敦厚。”

“秩序之教蓬勃兴起,贤能之才必将涌现。”

“士子皆尊崇‘学而优则仕’之理念,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宏伟志向,虔诚尊崇圣贤之学,明晰人伦纲常,知晓礼仪规范,此即为盛世文德昭彰于世之体现。”

“再者,仓廪充实,百姓方知礼节。”

“衣食丰足,民众始晓荣辱。”

“农桑繁荣兴盛,百工安居乐业,商贸往来顺畅无阻,经济繁荣昌盛,民众富庶且崇尚礼仪,此乃盛世坚实之物质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