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长可没开玩笑,他也有计划端掉西夏,只是优先级比较靠后,没想到对方自己作死,那就只能人为提前。
西夏起于党项部首领李思恭,因在唐末平乱黄巢立功崭露头角,又趁着五代十国时期做大,当时不管中原何人当政,党项李氏皆‘俯首称臣’,换来该地的统治和大量赏赐,后来在宋辽之间反复横跳,渐渐发展成能对抗宋的大国。
他们的对外战略很灵活,像极了唯利是图的生意人。
谁强就臣服谁,谁弱就欺负谁。
当然。
西夏之所以这样横跳,是因所在地理环境比较差,能够养活的人口和军队少,要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不见风使舵就活不下来。
从1038年李元昊建国,到现在已经接近快百年国祚,军力总数虽然比不上宋辽金,但军队战斗力却不可小觑,威名赫赫的铁鹞子军(也称连环甲马、铁浮屠),就是由西夏人首创的战法。
宋朝最厉害的西军,就是与西夏在边境摩擦冲突,从而练出来的精兵。
后来童贯为徽宗谋取燕京,大宋国内平叛以及防御金军需要,能抗衡西夏的精兵陆续被抽调入中原,是大宋西北防御力量锐减,西夏便抓紧机会逐步蚕食,此时已经基本夺取关中之地。
而西夏悍然入侵河东,一方面是有金人在后方唆使,一方面觉得拿下关中富庶地,他们内部自信心膨胀。
当初粘罕南下伐宋之初,曾要求西夏共同出兵牵制,并承诺战后分出部分土地。
西夏依照约定出兵,成功牵制了欲救河东的宋军,粘罕被杨长挡在太原一线,最终却没按约定分出土地,西夏派人索要却不了了之。
后来杨长击退金军收复河东,却出于自身实力考虑没敢大肆扩张,搁置临近西夏几个州很长时间,西夏也打了很久的主意。
最近杨长东出太行,他同时与赵构的东朝廷,以及河北的金军开战,这让西夏人看到了机会。
加上关中基本落入西夏,国中的主战派抬头成为主导,他们需要新的目标立功,所以都怂恿皇帝李乾顺出兵,遂派大将李良辅率兵入侵丰州。
当时西夏已占领延安府,也就是杨长整合河东西线,都与西夏的势力范围接壤,而西夏选择从丰州入手,也是做了深入考量的。
首先,与延安府交界的隰州、慈州、绛州,不但被杨长经营的时间长,这几个州还同时背靠晋州,朱仝可以随时出兵增援;
其次,丰州等地同时与西夏、金国接壤,出了问题可以甩锅给金人;
最后,也是最重要原因,兀室在北撤金国的途中,以西路军元帅府名义,要求西夏出兵河东,策应金国在东线作战,并承诺西夏取得的土地,都属于西夏所有。
西夏的历代君主,都是背靠大树逐步做大做强,李乾顺也没忍住诱惑。
当然,他也想过杨长实力强,毕竟有多次击败金人的战绩,但河东与西夏没往来,相关情报都是从金国获得,试问金人会如何描述失败?
西夏的情报不准确,导致作出了战略误判。
除了赌杨长多线开战会失败,李乾顺还有一张用熟的战略底牌。
便是杨长意外战胜金与宋,转头来找西夏麻烦的时候,西夏则赶紧认怂赔礼道歉,再不济就纳贡称臣。
赵福金带着仇琼英离开后,杨长当即找到孙安说明一切,暂停了攻打河北的计划,并同时让孙安找人假扮自己,继续坐镇真定用来威慑对手。
孙安虽然有点失望,但对杨长的命令坚决执行,随即下令李彦仙屯兵赵州,给河北金军以迷惑。
杨长为保证孙安军团战力,只带走了卢俊义一人与萧恭所部,将刘唐、索超等人都留在河北。
几天后回到阳曲,武松已按要求选出三千精兵。
杨长命他率部走南边大路,经汾州、石州、晋宁军、麟州,最后与自己在府州会师,韩滔、宣赞、耶律涂山、郭企忠等将随军。
根据折可求的情报,有超过三万西夏军队入侵,而河东边境几个州与军,只能凑出几千人防守,即便加上武松这三千,字面数字是远远不够看的。
何况杨长还想反打灭国,所以他还得从别处调兵。
武松出兵的当天,杨长带着仇琼英、卢俊义、蔡庆、李忠、萧恭及其部曲,北上去往代州方向。
考虑到反打西夏,需要随时掌握敌人情报,杨长把赵福金也带在身边,将太原防务交给了扈三娘。
杨长之所以往代州行军,是打算从代州、武州、宁化军抽一万人,然后从武州直接去府州会师。
他故意带上蔡庆、李忠两人,就是为了换下董平、杨林。
既然是灭国之战,兵少将寡不利于战后控制地方,所以这次他要带足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