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开工厂办企业?
中国人为什么就不能从事科技研究?
目的就是要让小日子提前享受享受。
所以,本着分享造福世人的理念,李毅安不惜巨资直接买下了这座年产5000吨农药的化工厂,又招来了包括发明人亚瑟.盖尔斯顿在内的数十名化学家。
“军事!”
在场的各位化学家们,来自美国各地,既有像盖尔斯顿和孙天磊这样的年青人,也有有机化学界的知名学者,他们都因为李毅安的到来而感到惊讶。
李毅安口中吐出的单词,让在场的众人无不是一愣,一个五十多岁的美国佬则是直接了当的质疑道。
“先生们,这个实验室或许规模不大,但是我相信,这里作为事业的起点,必定将会震惊整个世界,也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审视我们的研究方向。”
作为发明人的盖尔斯顿连忙问道。
“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在战场上,这怎么可能呢?”
KTJ公司的持有者居然是中国人!
像孙天磊、赵征这些被邀请过来的中国留学生们,无不是显得有些激动,他们相信这个消息一出,肯定能引爆了整个留美学界。
环视着着众人,李毅安虽然没有大声说话,但却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他的言语中的自信。
这么好的东西,可不能再让小日子错过了!
将目光投向亚瑟.盖尔斯顿,谁能够想得到大名鼎鼎的“橙剂”就是这个23岁的年青人发明的呢?
如果不是因为“橙剂”太过臭名昭著,以至于人们对它进行了挖地三尺式的追根溯源的话。那怕就是李毅安来自未来,也想不到,这玩意居然在二战时就已经发明了,而且可以实施工业化生产。
不过,让人倍觉可惜的是,等到美军发现其潜在的军事潜力时,战争已经接近尾声——45年6月,才开始进行试验,结果喜人,美军随即下达了5000万升的订单,准备把它大量泼洒到日本国土,彻底破坏其农业的生态基础,在半年内让其变成一片再也长不出农作物的不毛之地,日本的环境也将会被彻底破坏。
“而我把你们从美国各地招集在一起,目的非常简单,就是进一步研究亚瑟.盖尔斯顿先生发明的“植物生长调节剂”……”